麻 雀
□罗国炳
我居住的小区在城郊,比较偏僻,每天早晨,鸟儿们都会在小区里吵嚷个不停,似乎在叫人起床。起初,我不大在意,它叫它的,我依旧睡我的。后来有一天清早,似乎吵得格外厉害,我于是起身走到窗前,仔细一看,啊!原来是一群麻雀,在树上追逐打闹,嬉戏玩耍。
麻雀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鸟儿了。小时候在农村,见得最多,那时也很讨厌它。主要原因,是麻雀不仅要偷吃稻田里的谷子,而且在稻谷收割以后,拿出来晒的时候,麻雀时常成群结队的赶来偷食。困难时期,人的口粮尚且不够,麻雀还要跟人抢食粮,不亚于与人为敌,让人怎能不讨厌它们呢?于是,村里有经验的老人们,都会在田边捆扎个稻草人,以此来恐吓麻雀;晒谷子的时候,也会安排小孩去赶麻雀。但是,小孩时常因为贪玩,没有时刻盯着谷子,总让麻雀偷食得逞,于是免不了被大人臭骂一通,久而久之就把憎恨转嫁到麻雀身上。跟大多数小孩一样,麻雀在我心目中简直就是可恶的“害人精”。
村里的小伙伴,一般都有一把弹弓,大多时候都是用来赶跑麻雀的。但是,无论怎么打,麻雀照样大量存在,而且无孔不入。房前屋后、院坝里、古树上……随处都有,家里忘记关门的时候,还会冷不防地钻进来,偷吃家里的谷米。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农村到城里工作,就几乎见不到麻雀了。我想,大概因为城里很少有适合麻雀讨食的地方吧。直到后来再回到乡下老家,也没听到熟悉的麻雀叫声。开始我还暗自开心,心想这下小孩子们就不用费劲去赶麻雀了,也没有麻雀跟人抢粮食了,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这么多麻雀怎么一下子就消失了呢?后来深入了解,才找到了缘由——原来是因为有几年间,农村在农耕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使麻雀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于是就渐渐看不到麻雀了。
然而,麻雀也有鲜活的生命,虽然讨厌,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但却热闹得很,与人抢食,那也是它维持生命之所需,突然说没了就没了,怪可怜的,我反倒想念起有麻雀的岁月来了。
但近些年,再回老家时,发现曾经消失不见的麻雀又回来了。原来,农村这些年外出务工的人多了,种田地的人少了,再加上对破坏性农药的科学管理,使生态环境变好了。本来麻雀就容易繁殖,于是渐渐又能时常看见它们的小小身影。
没想到,现在在城里也能见到麻雀了。应该是由于城乡融合发展,让城乡泾渭不再如此分明,麻雀也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在城市也能很好的生存了。
后来,我每次在小区散步时,就会注意观察。时常会见到不远处碧绿的草丛中,有几只土黄色的麻雀在觅食,靠近了,麻雀大概听到了脚步声,几乎同时“呼”地腾空而起,展翅朝前飞去,然后落在前面的另一处草地上,又低头觅起食来。
麻雀的到来,虽有吵闹,却给小区带来不少热闹,显得更有生机。以前讨厌它,现在,反而觉得它是小区里可爱的“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