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金秋助学”走得更远
□彭宇
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已经结束近两个月了。不少莘莘学子通过自己多年的刻苦学习,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或理想的大学。再等一个来月,他们就要开赴各自的学校报到了。学费对于大多数学生家庭来说都不用担心,脱贫户的孩子有国家政策兜底也不成问题,但对于一些非脱贫户,或者因各种原因相对困难的家庭来说,还是有些问题的。或许个别困难家庭正在为学费发愁,个别孩子甚至做好了辍学外出务工的准备。
知识领悟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对于困难家庭而言,孩子的未来就是家庭的希望。再困难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有个好前途。让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政府的帮助上高中、上大学,是基层干部目前这个阶段应该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村(社区)干部对本村情况熟悉,哪家的孩子考上了高中,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哪家困难暂时没钱交学费,他们都一清二楚。基层党委政府要及时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做好“金秋助学”救助对象摸底工作,深入村社、深入家庭了解察看情况,按程序为符合条件的孩子及时申请到相应额度的助学金,让他们顺利入学、圆梦。
入学只是帮助的开始,并不是意味着帮助的结束,孩子入学以后的成长,还应该继续关心。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包含但不限于联络、回访等机制,常态化地为品学兼优的受助学生提供帮扶救助、联系帮扶救助等服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引导受助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回馈社会。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因公牺牲、伤残和患职业重病职工家庭子女、单亲职工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通过走访、座谈、谈心等方式,帮助他们及时排解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增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千万不能简单粗放的给钱给物,而是要做到有人关心,有人帮助,有人指导,为他们走得更高更远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这样的帮助才能见长效,才能让他们学有所依、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