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4期 本期318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04

立 秋


□邓荣河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不知不觉间,炎热的夏天慢慢接近尽头,微微的凉意悄悄地送来了2022年的秋天。

  关于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这样的解释:“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许是因为前段时间备受暑热煎熬的缘故,立秋的夜晚,偶尔吹来一缕凉风,我的心头陡然间生起了一种久违的惬意。当然,那种惬意是多元的,也是立体的。

  在城市,立秋是在梧桐叶由绿转黄的叹息中到来的;在乡下,则是在汗水淋漓的农历里悄然间应运而生的。对于勤劳朴实的庄户人来说,立秋是个令他们舒展开眉眼的节气。立秋,不仅意味着叫人难熬的暑气接近尾声,同时,那些令人欣喜的收获,也开始渐渐初露端倪。纵目而望,北方的青纱帐,是一种藏龙卧虎的密;放眼看去,南国的甘蔗林,是一种斗志昂扬的绿。乡下的立秋,就骄傲于这样的密,就淹没于这样的绿。

  在八月,在一片葱郁的八月,最口讷的汉子,也会拥有源源不断的话题。随便拣拾段汗津津的日子,就是昨天挥汗如雨的继续;随便敲打一块土地,都会回响起不再是秘密的秘密——正匆匆走来的,是那些拔了节见了粒儿的希冀。是啊,立秋中的八月,庄稼以外还是庄稼,希冀之外还是希冀。

  民谚有“秋后一伏”的说法,因此立秋的午后,阳光依然很毒。我,一个农民的儿子,独自走在田野。试图以一种最谦卑的方式理解土地,理解正在孕育着金灿灿收获的粮食,理解用小米喂大的小村的传奇。我知道,立秋,是这传奇中最提心吊胆的一个章节——泛滥的洪水,无情的旱魔,肆虐的虫灾,都会令这传奇不知不觉间打下折扣。八月的庄户人虽不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他们不敢享受片刻的清闲,他们时不时地到村前村后转转,到田间地头看看……

  当然,立秋时节也不乏世外桃源的风情。别的不说,单单那些数不清的秋虫儿,便是些夜夜欢畅的精灵。没有灵感,没有即兴创作的灵感,只有激情,一种唱彻初秋之夜的激情。或占据院落一角,或栖息草间秃地,或呼朋引伴,或打情骂俏,或孤“虫”自赏,直叫得圆月扯片云彩盖起头脸,直闹得星星无奈何闭起了眼睛。

  手拿一把扇子,或漫步公园,或游走乡间,轻轻一摇,便尽是些沁人心脾的凉意。没有了精气神的秋老虎,不知啥时候起变成了纸老虎,一戳就破的纸老虎。

  老家有立秋“贴秋膘”的习俗,立秋这天,老母亲或包饺子,或炖排骨,家乡人称之为“抢秋膘”。只要能挤出时间,全家人都往老家赶,只为能吃上秋天第一顿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