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水的深情吟唱
——读牧之长诗集《盘江魂》有感
□杨煜
《盘江魂》
牧之 著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
宁夏人民出版社
牧之老师5月14日在《加油安龙》(暂名)一书组稿工作座谈会上赠送的抒情与叙述相结合的长诗集《盘江魂》,我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时断时续,细嚼慢咽,字斟句酌中,历时一个多月,今天终于读完了。凝望《盘江魂》,掩卷沉思,南北盘江的涛声直击心扉,振聋发聩,意犹未尽。
近些年来,我虽在县直机关长期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并不时有消息、散文等小文散见报端,但对于诗歌,特别是现代长诗,我很少涉足,只是偶尔在报纸杂志上零星地读过。可以说,对于诗歌我不懂。但这一次对《盘江魂》长诗集的阅读却是个例外,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一字不落地把她读完了。每读一句、每读一段、每读一首,都给我带来无尽的快意。那些灵动飘逸、直抵内心深处的文字,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诗意的洗礼。
作为黔西南州文学界的代表性人物,我在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微信微博等媒体上对牧之老师已早有耳闻。在我的印象中,牧之老师是一个勤耕细作,在诗歌、散文等领域有很深造诣的作家,年纪轻轻就已出版著作10余部,是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全国的高产作家。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牧之老师虽在《万峰湖》文学杂志上编发过我的散文《远去的马帮》,但我们真正面对面认识,却是在今年五月的组稿工作会议上,他签名赠送《盘江魂》诗集给我的时候。
也许是对牧之老师长久的崇拜,也许是被诗集里优美灵动的文字所吸引,也许是长期生长在南盘江畔的缘故,我一拿到这本装帧精美的《盘江魂》诗集,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座谈会上,我不时上下翻弄、爱不释手,多想早些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看看诗人笔下的南北盘江是个什么模样。在一番大概浏览之后,一种远离喧嚣,抛开杂念,静下心来,精心阅读的冲动在心中萌发。
纵览《盘江魂》长诗集,除去序、序诗和尾声、后记外,共有盘江之源,盘江之魂,盘江两岸美,盘江遗韵,盘江之梦5个部分18首长诗,牧之老师将南北盘江的历史与现实、山水与风物和南北盘江人的执着与追求、发展与梦想,用诗意的语言、形象的文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后让人身心愉悦、大呼过瘾。
“高原丛中,山岩的缝隙深处/涓涓的溪流,在乌蒙山脉/在马雄山中孕育,成长……/一水滴三江,一脉隔两盘/北盘江、南盘江、牛栏江……/逶迤而去,汹涌着,澎湃着……”读罢“序诗”,南北盘江似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从高原深处、沿乌蒙山脉,穿荆棘丛林、经风霜雨雪,向人们奔腾而来。
对于生长在盘江岸边的人,盘江是生命之源、生命之魂、生命之根。作为一个有家国情怀、有文学抱负、有责任担当的诗人,牧之老师在“北盘江,北盘江”一诗中这样写道:“你的风声不断/你的涛声不绝/我知道我的人生/要用多少尘世的光阴/才能平息内心的骚动、不安?/……远离你,我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其实,在高原/你是我的生命之源/你是我回家的路。”
“夕阳西下/四野苍茫/风啸、马鸣、雁叫/溢满了高原人远征的呐喊/……一声马啸/闪动着猎猎风声/渗透着彪悍与骚动/叩开了高原紧锁的门庭/划一道弧光,向天空刺去……”读罢“高原,我的高原”长诗,高原人的豪迈与气度,勇敢与血性跃然纸上,让人内心充满无尽的信心与力量。
故乡,一首多情的抒情诗。走近她,犹如走近一位美丽大方、楚楚动人的妙龄女子,让人怦然心动。“风吹故乡/逶迤的南北盘江在辽阔中/让所有的骨血与灵魂/都落叶归根/……那些风化的记忆/那些飞掠过的山鹰/都在和如流的光阴,驻足缄默/与云的倒影,在南北盘江畔/和久违的乡音一起/举杯邀月,不醉不归”,牧之老师在“与南北盘江融为一体”中这样抒怀。
走近乡村,寄情山水,与长亭外古道边的祖先们隔空对话,牧之老师在“福尧,福尧”一诗中这样寄情:“清风与晚月拨水而出,我们携酒一壶/在福尧观云的山亭里割月煮酒,怀想/与长亭外古道边的祖先们,如何与时光/不扯斜风细雨,安静如线装书里的唐诗宋词/……与岁月穿过时光的隧道,福尧的百福/一直在呼唤祖先们远去的背影。”
“不见了秦时的砖汉时的瓦/不见了烽火与硝烟/我们伫立打铁关/青山依旧,日月依然/……如今,岁月几何/故人已西去,驿马飞驰/唯有千年的画卷/依然,秦时明月汉时关/……在打铁关的崖顶/斜阳落下悲怆和传奇/殷红的血融入河流/风以旌旗的形式,高昂着/一面一面地插在打铁关的崖壁/看峡谷的泪水恣意奔流。”面对打铁关千年的际遇和沧桑,牧之老师在“岩疆锁钥打铁关”中发出这样的扣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
老城墙、书院、小桥、流水、人家,一幅仙境般的诗意画卷,牧之老师在“残存亘古老城墙”一诗中这样道尽郎岱古镇的古朴与典雅:“有佛光从老城墙的一角/涌出悠远的梦境/恬静又活力四射/……那老城墙常青的绿色/与白墙黛瓦的岱山书院/将一个古镇的清风与味道/以及天时地利人和/投进郎岱春光拂面的/小桥、流水、人家”。
“蜀道难,黔道更难/岁月溅起的浪花,把我们祖先/沉睡的梦想在山水之间唤醒/……南北盘江,峡谷天险/一桥飞架南北,高铁一闪而过/和壮阔浪漫的唐诗宋词/在盘江逶迤的茫茫高原/与高铁一起穿越飞驰的时光”,牧之老师在“大桥,飞跨南北盘江”一诗中写下大桥飞跨南北盘江的雄伟与气势。
“时光,在南北盘江的浪花打坐/我们,在春风吹又生的原野/默悟祖先留在盘江两岸的铜鼓密码/然后,登高望远/让一帘幽梦与明月悬在山崖/辗转反侧,梦寐思服。”牧之老师在“尾声”中为我们划出这样一道绚丽的弧光,让人三步一回首,五步一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