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向未来”·委员“云读书”
杨华昌-特邀界:
我们要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张学立-教育界:
要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文化研究,讲好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长征的故事、红军的故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张美圣-科协界: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交融,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各民族能够以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不断深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简浩贤-对外友好界: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进一步推动青年人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读懂历史,方能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促进各民族融通交流、团结进步。
本报记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