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向未来”·委员“云读书”
尚凯莺-科技界:
民族工作能否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了充分保障。
张瑜-民族界:
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桂希江-宗教界: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刘丹-民族界: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本报记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