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3146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6-02

一檐梅雨一卷书

□田秀明


  五月的黄梅雨,淅淅沥沥的,或飘着,或坠着,一会儿慢,一会儿紧,一会儿悠然,一会儿急促,打湿了风,润凉了夏。屋檐下的一帘梅雨,缓时如珠,急时成线。耳听着雨声滴滴答答,捧一卷心仪的书,在雨声里缓缓地翻动着书页,书中的每一行文字仿佛被这梅雨浸洗过、滋润过一般,透着书香,让人不由得心生喜欢。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崇尚的是“晴耕雨读”。寻常的日子总是氤氲着浓浓的烟火味道,晴天耕耘,雨天读书,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境界。汪曾祺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或许,在这烟火人间的雨天里读一读书,就是汪老先生所说的“乐子”吧。

  有人这样说过,“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最是能够静心。梅雨潇潇里,独坐窗前,一盏茶,一卷书,书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行诗句,都变得灵动和鲜活起来。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喜悦,有“急雨潇潇作晚凉,卧听榕叶响长廊”的闲情,有“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随雨到心头”的感慨,也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叹息。书读至此,如临其境,仿佛自己不再是漠漠红尘里的凡夫俗子,而是一个超凡脱俗的行吟诗人,一边观雨听声,一边豪吟放歌。

  俗世里的生活,总是绕不开柴米油盐,绕不开酸甜苦辣,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才是本色的。其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诗与远方”,这份“诗与远方”一定是读书赐予的。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他的生活越是平淡,越是“苟且”,内心就越是接近绚烂,越是接近“诗与远方”。

  读书的“乐子”,或许只有爱读书的人最能体会。书中之乐,可以一步去万里,可以一眼阅千年,可以邂逅远方的风景,可以对话不古的圣人。在梅雨的陪伴下,心无旁骛,书里的文字优雅着,一页页,一行行,青山绿水,风花雪月,每一处风景都蕴含着诗意,每一幅图画都彰显着灵性,撩拨着人的心绪,牵扯着人的心扉。

  低低的雨幕,密密的雨丝,黄梅天的雨绵绵不绝地下着。生活本就是这样,如这黄梅天的雨,或者不一定是美的,但不妨碍我们对读书的喜欢,对生活的热爱。抛开生活的苟且,诗意并不遥远,就在这一季梅雨里,一檐梅雨,一卷诗书,便拥有了时光的静好,岁月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