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1期 本期3140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5-25

五月艾草淡淡香

  

□田秀明

 

  “霜染青春野水涯,沉香淡淡恰如花。”五月的夏天,浅浅的,暖暖的。老家门前的池塘边,一丛一丛的艾草,前几日还只是嫩嫩的芽,一晃间已然少女般亭亭玉立,笔直挺拔。艾草那像菊花似的叶子舒展着,葱绿着,在这片葳蕤的暗绿里,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艾草,又名香艾、艾蒿﹑灸草等。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气味苦,微温,无毒,治百病。”《庄子》中有“越人薰之以艾”的说法,《孟子》里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故艾草又有“医草”之名。

  民间有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在随笔集《枕草记》里曾经这样描述过端午插艾的场景,“节日,莫有胜过五月五日者。菖蒲和艾草纷纷散放香气,扑鼻愉悦。上自九重城阙之内,下至庶民的住屋,家家户户无不悬挂,景观最是不同寻常,好玩得很。”文化是无国界的,一海之隔的日本,是不是也过端午节,我无从知晓,想必也是有的。清少纳言的这段话,倒是让我想到了老家的端午节。

  老家在苏北里下河水乡,有水的地方,艾草就特别多,长得也特别茂盛。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日,庄上的人家,户户悬菖蒲,家家插艾草,艾草的香味弥漫在村庄的时空,弥漫进庄户人家。“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菖蒲斩千邪。”春暮夏初,百虫从沉睡中醒来,四处爬动,摄于艾草特殊的香味,毒虫便远远遁去。在我的老家,还有端午节的午后洗“百草汤”的习俗,这“百草汤”自然也少不了艾草。

  一进入五月,艾草就绿了,就高了,鼻息间充盈的是一阵一阵的艾香。小时候,我最喜欢凑热闹去采摘艾草,每回父亲都要告诉我,采艾草要赶早,沾露的艾叶,香味最醇最厚,艾草的品质也是最好的。后来,离开老家,到了一个小镇上工作生活,每至端午节前,小镇的大街小巷,常看到有附近的农人,篮子里装着捆扎成一束一束的艾草,沿街叫卖,这艾草也是沾着露的,水灵灵的,翠嫩嫩的,透着淡淡的艾草香味。

  一直以为,在所有的草木里,艾草是最有灵性的。光凭这“艾”与“爱”谐音,艾草在我的心里便温暖了许多。老家的湖水清凌凌的,灵韵着,长在水边的艾草,仿佛也沾染了这水的灵性。老家人视艾为宝,神经痛,用艾灸;风湿了,用艾蒸;腹胀了,艾草泡水喝。嫩绿的艾草还可以做成艾糰、艾糕、艾糍,似乎这艾草,就是为人而生的,为人而长的。一株株艾草里,蕴藏着人世间的仁爱之心,大爱之心。

  艾香淡淡又一年。这淡淡的艾香里,是一个民俗的传承,是一段乡愁的萦绕,更是一份幸福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