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省域样板
□张琳杰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嘱托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为贵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对贵州而言,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开展率先探索,在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以在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为目标,聚力聚焦先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省域样板。
思想理念先行。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态文明引领“四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奋力闯出一条新时代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
改革创新先行。发挥改革创新的先导和突破作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着力解决生态文明领域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等问题,建立健全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机制,打造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高地。发挥地方首创精神,以数字化改革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健全大数据创新应用机制,完善大数据统计考核机制,运用大数据推动环境治理与智慧监管,提升我省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
减污降碳先行。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目标,科学有序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持“碳减排”与“碳增汇”并举,用好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不断增强我省森林、岩溶生态系统碳汇、固碳能力。协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工业绿色高端发展,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扩绿提质先行。在扩绿提质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先行试验,继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重点围绕改善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以务实举措不断提升我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生态优势先行。发挥贵州好山好水好生态的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加工业等生态富民产业。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省建设,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探索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和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我省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区域合作先行。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绿色开放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共建和环境共保,建立健全长江、珠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和区域污染联防联控体系,持续开展大气、水、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协同推进环境标准体系、信用体系建设,深化跨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用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开放平台,创新生态领域的开放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共建共治共享。[本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XGD22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