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3139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5-24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陆明华

 

  周庄,享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这个名字好听,蛮符合水乡行船摇橹的意思,隋唐时称“贞丰里”,也是很有特点的名字。

  1983年,著名画家陈逸飞来到周庄,看到了双桥,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故乡,于是以双桥作为背景,创作了油画《故乡的回忆》。这幅画引起很大轰动,从此让周庄声名鹊起。

  2001年6月6日,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在周庄召开,周庄又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同时,周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名镇,入选美国CNN“全球十大最美小镇”,并获得联合国“全球优秀生态景区”的称号。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这里的村庄可以没有道路,但是不能没有河流,水路是江南人家与外界交通的最便捷的方式。在这里,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就这样,“小桥、流水、人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走进周庄,满眼是穿镇而过狭窄而悠长的河道,就像步入一幅水墨丹青绘就的神奇画卷。江南水乡最迷人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在宋朝抑或唐朝的意境之中。

  漫步南北市河交汇处,便是名闻遐迩的双桥。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双桥,就是陈逸飞先生在《故乡的回忆》中描绘的双桥。双桥是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滨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水交汇后一条流过石拱桥,一条流过石梁桥。河上的石桥双桥叠韵,两桥相连相依,错落有致。因为桥石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铜锁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近四百年历史,但仍保持完好,透着水乡的古朴和江南的精致。

  自古以来, 周庄可谓人文荟萃,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许多胜景。旧时曾有” 周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陈迹依旧,有的被历史的风尘所湮没,还有的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 周庄 舫、澄虚道院、沈万三故居、双桥、沈厅、张厅、富安桥、迷楼、 周庄博物馆、全福讲寺,是为“周庄十景”。

  柔软的周庄,像一个刚出嫁的窈窕新娘,行走在江南小巷。一根婀娜多姿的绿柳束紧她的纤纤腰肢,蓝印花布映衬她的淳朴,屋檐下的红灯笼为她亮起幸福憧憬。周庄最窄处的巷道怕只能容两人并肩而行,两侧的白墙有些泛灰,略带斑驳,让人不忍碰触,那是古老的印痕。猜想戴望舒应是走在这样的雨巷中,“逢着一位撑着油纸伞结着幽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周庄的古街俗称“一步街”,真的只有一步之遥,面对面的商家,伸手就能相握。周庄古镇建于南宋时期,水道两边多是明清建筑,江南富商沈万三的发迹,更是将此地推为刺绣、竹器等多种手工业的交易中心。如此厚重的历史与商业文化,已代代延续进后人的精神血脉里。

  游周庄,四季皆宜。但最好不要节假日去,这时往往人流如潮,恐怕难以领略古镇水乡的宁静秀美、古朴典雅。

  累了,随便找个饭馆,临水而坐,想象着古人把酒临风、吟诗作画的情景。在美人靠上歇息,品尝一下周庄女人爱喝的“阿婆茶”,点几个当地的名菜——万山蹄膀、巴鱼汤、河鲜,品味美食的同时,也品味着周庄。

  这吴越的山和水,相比山高水长的南方,少了高峻奇险,少了清澈生鲜,但是平常水乡人家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被几条古意盎然的水巷给渲染得有滋有味,这里所流溢出的传统文化最世俗化的部分,把游人的心思给揉得软软的、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