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史上永恒的明珠
——再读《传百年薪火 谱世纪华章》
□张乔志
《传百年薪火 谱世纪华章》
中华职业教育社
伴着明媚阳光和窗外的盎然绿意,我再次郑重地翻开《传百年薪火 谱世纪华章》,品读这本总社编撰的记录中华职业教育社百年社史的厚重图册,内心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于此处我初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从这里开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伴我成长,引我前进。
三个多月前,那是我进入贵州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第一天,同事们叮嘱我道:“弄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工作,就从了解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历史开始。”带着好奇,我郑重地翻开这本《传百年薪火 谱世纪华章》。这时的我,仍然处在适应新身份、新工作的迷茫之中。身后,北疆千里边防线上肆虐的风雪似乎仍在耳边呼啸,冰盖之上远眺国境线外雪天一色的风景仍然难以忘怀,战友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此时人生巨变,心中对于前路的未知好似行船至谷深浪急处,懵懂忐忑之中,我打开了书页,胸中情绪却随着其中故事牵引不断激荡!冬日下午,我细细品读百年社史,竟一时入了迷,思随书转,仿佛回到了百余年前的旧中国。
自明末长江改道从黄浦江入海后,扼守航道之要,冲积平原上的川沙日渐繁华富庶,黄炎培先生就在此地诞生。先生虽是清末的举人,成长于工商业蓬勃发展、港口贸易遍通诸国的上海,但他所见依然是劳苦大众的水深火热,劳动人民的贫困不堪。他心怀国之大者,从改善广大群众的生活出发,上下求索,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教育和工作之间的积弊,自此振聋发聩地提出“职业教育”,开启了现代职业教育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征程。
自此,我才知道中华职业教育社历史多么悠久。时光荏苒,岁月激荡,中华职业教育社已经走过百余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作为践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先行者,她改革传统教育,首倡职业教育,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投身民族救亡运动,参与成立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行,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建国以后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成为中国共产党联系和团结职业教育和民间教育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而今她依然风华正茂,在推动国家职业教育事业进步中不断发展。
自此,我才知道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多么重要。黄炎培先生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从解决教育积弊的现实出发,他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前辈们提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闪光,是职业教育史上永恒的明珠。
手指拂过书页,仿佛触摸到中华职业教育社这宛如河流般流淌的105年历史。这105周年,是穿越新旧中国探索教育救国宗旨下,不断追求民主进步的百年历程;这105周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百年征程;这105周年,是致力于改革传统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个人服务社会发展的百年探索。我的人生航船,也在百年社史标定的航向指引下,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平稳地汇入到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广袤汪洋之中。
再次翻开这本图册,看到那些熟悉的故事,仿佛在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先辈们,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对话。斯人已逝,但他们留下的思想却依旧在教我以智慧,给我思想以启迪。三个多月时间,从走近中华职业教育社到走进中华职业教育社,我才逐渐明白在中华职业教育社这些日常工作背后的意义,才慢慢读懂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透过百年的历史坐标回望,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反映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也是职业教育始终应该前进的方向和目的。在100多年后的今天,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之所以仍然能闪光夺目,经久而不衰,历久而弥新,正是因为它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内涵。不管是其中蕴含的大职业教育思想,还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大爱为民情怀,至今仍然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职教人坚定“与时俱进、奋勇创新”的价值取向,坚定向前,不懈探索。
翻动图册,里面夹了一张老照片,那是2011年贵州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时的合影。照片中的领导和同事们英姿飒爽,目光如炬,如今十年已过,时光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但他们的目光仍旧犀利闪光,自信而坚定。我想,在他们眼神之后就是时光留下的宝藏,流逝的岁月如同长长的丝线,串起一颗颗如同珍珠般的故事,串成贵州职教社的璀璨项链,也串成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璀璨项链。从建社之初的筚路蓝缕到现在开启新的篇章,正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指引着我们接续努力,把贵州职业教育事业建设得愈加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