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3132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5-11

“院坝协商”解民忧

  

——岑巩县政协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一线延伸

  

□聂武 本报记者 顾怡

 

  硬化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的庭院收拾得井井有条;文化宣传墙上,“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走进岑巩县羊桥乡丁坪村黄虎寨组,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我们黄虎寨现在变得整洁漂亮多了,吃完夜饭(晚饭)还可以到坝坝头锻炼,跟邻里摆龙门阵。”黄虎寨组老人徐朝银高兴地说道。

  黄虎寨组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得益于岑巩县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工作的生动实践。

  去年,县政协将黄虎寨组作为“院坝协商”工作试点之一,并与“寨管委”工作统筹结合推进,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一线延伸,把协商议政平台搭建到百姓家门口,有效地为群众解决了烦心事。

  为解决群众反映的人居环境脏乱差、没有晾晒场地等问题,县政协多方协调资金30万元,新建便民路、排水沟、防护栏,硬化晾晒场、打造突出黄虎寨特色的文化宣传墙,通过组织党员、寨管委成员带领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制定寨规民约、改善传统陋习等行动,让如今的黄虎寨组处处彰显美丽乡村的新气象。

  县政协还以“院坝会”为载体,明确每名委员至少联系3名界别群众,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红白喜事场所设置、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界别委员积极主动参与“院坝协商”活动,让委员走近群众、倾听民意、化解矛盾。

  在岑巩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县政协先后组织召开了“院坝协商”调研座谈会7次,就群众反映的集中办理红白喜事缺乏场所、温泉社区需解决充电装置管理不规范和社区门口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邀请政协委员、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任人开展专题协商调研活动,及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县委、县政府,争取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按照协商计划,县政协多方组织协调,充分尊重社区群众意愿,在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成立合约食堂,解决了群众集中办理红事场所问题;群众反映在殡仪馆办理白事费用太高、交通不便的问题,经协商,县政府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集中治丧户一次性补助5000元,县交通部门明确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住户集中治丧期间,专门开通交通车至殡仪馆。

  如今,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温泉社区门前的隔离带防护栏及警示减速灯已安装完毕、交叉路口设置红绿灯及隔离带改道已重新更改设计……一个个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一件件难事得到了及时回应,县政协开展的“院坝协商”工作深受群众好评。

  为进一步巩固“院坝协商”成果,县政协还建立了协商衔接机制,在“院坝协商”试点设置了“院坝协商会”议事室,制定了议事室工作制度,明确了协商主体、协商主题、协商流程、协商成果转化等职责职能。通过打造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平台,不断完善成果转化、督办落实等长效工作机制,为基层协商提供了必要的物理空间和协商载体。

  “‘院坝协商’只是抓手,最终目标是要通过‘院坝协商’这一载体,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一重要论述,让群众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一线延伸。”县政协主席刘文辉在日前召开的“院坝协商”专题会上强调。

  据悉,目前,县政协已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要点,制定了今年“院坝协商”工作方案,由主席、副主席牵头各委办主任,全覆盖联系指导各乡镇(街道),住地政协委员参与,正有条不紊地开展“院坝协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