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牌免查验”便民又利企
□张涛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64号)将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进一步改革完善机动车登记制度,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新措施,包括推行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小客车登记全国“一证通办”等。(4月26日《中国新闻网》)
按照现行《机动车登记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新车在办理注册登记时,需对机动车进行查验,以确认车辆唯一性、复核相关技术参数。而“车辆查验”环节只能在有资质的机动车检测场或4S店进行,购车人需往返机动车检测场及4S店,办理“车辆查验”后方可申领新车号牌。来回奔波加上办理手续和排队等待时间,车主办理新车上牌手续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
此次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专门增加新规——“车辆管理所实现与机动车制造厂新车出厂查验信息联网的,机动车所有人申请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注册登记时,免予交验机动车。”公安部表示,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底前在10个城市试点开通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实行新车出厂时查验车辆,生产企业与公安交管部门共享车辆信息,群众办理注册登记时免予交验机动车。
事实上去年11月,在公安部交管局指导下,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就率先试点推出了国产小微型客车“出厂即查验”新举措。交管部门将车辆查验前置到车辆生产环节,通过机动车查验监管系统与汽车生产厂商的生产线系统对接,并加装监控设备,在汽车生产线上采集车辆外观、车辆识别代号、轮胎、标牌照片,完成查验数据采集核验,从而实现“出厂即查验”。群众购车上牌时,交管部门无需进行二次查验,车主可以直接选取号牌,办理登记上牌。如今,作为交管改革的重要成果,“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被正式写入法规,予以制度化、法治化。在扩大试点范围的基础上,此举还将逐步在全国推行,惠及广大车主。
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信息共享和证明互认,通过完善信用监管、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推动减少各类证明事项,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这一新规充分体现了交管部门的“放管服”理念和便民利民宗旨,见证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强大威力。在过去的信息孤岛时代,交管部门对于注册登记车辆进行查验是必要的,而如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则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查验。
“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可以说是便民又利企。一方面,将车辆查验环节前置到车辆生产流程,减少新车登记上牌的流程环节,为购车人节省了时间;同时,也优化了汽车生产厂家的营商环境。交管部门在线采集核验数据,对于厂家生产无疑是一种监督,有助于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确保车辆安全技术合格。期待这一做法尽快在更多地方落地,也期待有关部门充分开拓思路,用好用活“互联网+”,推出更多便民利企善政,进一步增强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