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协商成果在协商时限内落实完成
清镇市政协着力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报讯 (记者 顾怡 王吟) “31路公交车进咱村了。”“孩子们上学放学、大人们出行太方便啦。”今年3月,清镇市31路公交车正式通向巢凤街道平原哨村,村民们高兴地奔走相告这一消息。
优化调整31路公交线路,使其覆盖平原哨村,解决该村学生上学放学、老百姓到辖区以及城区的出行需求,是贵州省清镇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清镇市政协召开相关协商座谈会的协商意见推进的一系列便民工作之一。
近年来,市政协根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有关规定,创新建立了政协委员“三恳谈”“一直通”工作机制,聚焦社情民意反映的重点、难点和清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广泛开展恳谈协商,为实现清镇“一百双千”发展目标凝聚了正能量。
据介绍,清镇市巢凤街道办事处委员工作站的委员在与群众的交流中了解到,社区存在公交线路少、公交站无站台、公交车次少、群众出行不方便、学生上下学期间拥堵、职工下班较晚而没有公交车等问题。经过实地调查,这一问题因无法通过属地进行协商处理,委员工作站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反馈到市政协办公室,市政协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将“巢凤街道水晶社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列入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课题,按照《政协清镇市办公室关于开展“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协商方案并组织实施。
通过事前与委员及市交通局、公交公司充分沟通和准备后,市政协主席吴筑蓉在巢凤社区主持召开了“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座谈会,充分吸纳大家的建议并达成一致意见:公交公司增加车辆,特别是在学生出行高峰期,进一步增加车辆频次,解决学生出行难的问题;后续由市交通局牵头,公交公司配合,对街道办事处的公交线路重新进行规划,优化线路、站台设置及车辆时段,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吴筑蓉说,市政协将安排专人负责,对全过程进行跟踪督促,确保协商成果在协商时限内落实完成。只有这样,才会不失信于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