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3121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4-15

治理高价彩礼 从矫正出生人口性别比入手

 

□王红峰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4月7日消息,针对网民关于“谈了几年的对象,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却因为近30万的彩礼被迫分手”的留言,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委办公室7日回复称,正宁县已出台政策,明确规定农村结婚彩礼不超过8万元,公职人员彩礼不超过6万元,但是治理高价彩礼靠硬性规定很难有抓手,需要长期的教育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4月7日澎湃新闻)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治理高价彩礼,既需要政府引导、长期教育,还需要硬核矫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中国已持续30多年超出正常水平,2004年达到最高峰的121.2,一些省份更高达130。直到2009年才开始下降。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目前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2021年底全国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100。按照总人口数量来计算,中国大陆男性比女性多出3362万人。特别是农村男多女少,也是彩礼坐地起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提出,婚嫁彩礼高“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适婚人群‘男多女少’,导致女孩‘物以稀为贵’”。同时,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如果一直偏高的话,那么婚姻挤压、性交易、性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也可能会加剧。

  部分社会成员对男孩的偏好、“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以及B超、DNA等胎儿性别检测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如何改变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象?笔者认为,亟需各地各责任部门“软硬兼施、狠抓落实”。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后果,切实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舆论氛围。同时要积极推动社会养老服务立法,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为生女孩家庭解除后顾之忧。如浙江出台《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在社会养老服务中负有托底和提供基本养老公共服务等职责,为推动家庭养老为主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开了个好头。卫生健康、公安、司法、检察等相关责任部门还要进一步严查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引产的违法案件,可借鉴国际经验,推动“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入刑。如韩国10多年前也与中国一样面临严重性别失衡的问题,但1997年已恢复正常。其中重要原因是1994年通过立法,将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入刑。在韩国,医生若透露胎儿性别,最高将面临三年有期徒刑,1000万韩元罚款。

  男女比例协调,是社会之福;社会性别平等,是文明之举。让我们为实现男女平等、社会和谐而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