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贵州古琴韵”创意活动在筑举行
3月21日,一群文学、音乐、地质、科普专家,雅集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化石展厅,别开生面地开展了一场“神秘贵州古琴韵”暨文学、音乐、科普融合沉浸式创意活动。
“贵州是国内外闻名的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地学科普资源得天独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开放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展陈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分“神秘贵州厅”“多彩贵州厅”“富饶贵州厅”“奋进贵州厅”四个展厅,馆藏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等10余万件藏品,整体展陈气势恢宏、内容丰富。
这次活动由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支持,贵州地质文联、贵州地质学会、贵州科创协会、贵阳孔学堂、溪山琴社、桐和琴社、《杜鹃花》编辑部等单位联袂举办,主题是“神秘贵州古琴韵 文学音乐相融合”。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有3000年以上历史。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历史上曾留下了伯牙子期的“知音”感人故事,也曾有《广陵散》《高山流水》等古琴名曲流传至今。
当天,来自贵阳孔学堂溪山琴社、桐和琴社的古琴演奏家,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娴熟操琴,为沉睡亿年的古生物化石群演奏了《神人畅》《流水》《归去来辞》等古琴名曲。听众置身于古琴声中,沉浸于古生物王国,徜徉于元宇宙,见证了古琴韵将以贵州龙为代表的古生物家族“唤醒”。
现场同时还举行了赠书仪式。
(石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