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3期 本期310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3-18

唐 宣 宗 知 人

  

□赵宽宏

 

  郑光是唐宣宗的娘舅。旧唐书记载,会昌六年的一天,郑太后之弟郑光梦见一辆车载着日月,光耀天下,被认为是吉兆,不久,宣宗登基。由此郑光获得升迁,先后任官检校户部尚书、诸卫将军、平卢节度使等等。但是不管在什么任上,工作都干得一般般,有一天宣宗跟他讨论时事,他的应对又十分浅薄,人云亦云,毫无真知灼见,说白了就是“才弱”,是不堪担当大任的。于是宣宗便把娘舅从节度使降级为右羽林统军,让他进一步历练历练。

  然而郑光却觉得受到了委屈,找姐姐让她对宣宗皇帝施加压力。郑太后找到宣宗说,你舅舅太穷了,意思是要皇帝仍然派他娘舅到地方上去任职,好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宣宗这下明白了,自己这个娘舅不仅“才弱”,还是个“无德”之人。这样的人充任地方大员,百姓不但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朝廷的形象。尽管宣宗是位孝子,但他为了大局,还是坚持没让娘舅下到地方去当官,只是多给了娘舅一些钱财。

  “重用德才兼备之人,培养有德才之人,不用有才无德之人”,这样的原则大概是头脑清醒的领导所必须遵循的。唐宣宗弃用无才无德的娘舅和重用德才兼备的韦澳这两个例子表明,他也是位头脑比较清醒的领导。

  韦澳是谁?他曾担任过唐宣宗的近臣,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工业部副部长。856年,唐宣宗为有效治理京城这地方的乱政,就提拔韦澳去当京城的一把手。

  韦澳在自己身边多年,唐宣宗对他是了解的,他为人正直,做事公道。韦澳自然也不负重托,他上任后,严格执法,一切按规矩办事,许多豪贵都有所收敛,担心被撞在韦澳的“刀口”上。

  但也有胆子大的,那就是国舅郑光手下的人。他们多年来横行不法,仗势不向国家交一分租税。韦澳花了大量时间,查实后就把郑光庄园的一个庄吏给抓了起来。郑光急忙跑去添油加醋地向宣宗告状,宣宗只好把韦澳召来问清缘由,韦澳一五一十如实将郑光庄吏的不法行为陈述一番。宣宗问他怎么处理这个庄吏,韦澳回说,当然要依法处置。宣宗说,我那娘舅特别喜欢这个庄吏,可不可通融通融。韦澳说道,承蒙皇上信任,让我担任京城的一把手,依法努力治理京城的积弊,现在查出这个庄吏危害国家多年,却要对其宽大处理,那这个法律大概只是适用于普通百姓的了。要是这样的话,朝廷的威信就要受到影响,我也不敢应诏放手去进行治理了。宣宗说道,你说得很在理,只是我娘舅的面子也要照顾一下。该责罚的责罚,不过不要下手太狠就是了。韦澳说,这庄吏自然罪不至死,但惩罚总是必需的。宣宗诚恳地说,因为娘舅,干扰了办案,十分愧疚。韦澳回府,把那个庄吏重打了一顿,督促他交了应交的租税后才把人放了。

  唐宣宗识人知人,正确用人,公正无私的形象跃然纸上;韦澳依法行事,不畏豪强,既表现了自己坚持原则,公平正直的一面,也衬托了宣宗的不徇私情,头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