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要 论 述
1938年10月12日—14日
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报告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为使全党同志明确地知道,并认真地负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指明了方向;报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论断是他对中国革命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报告共八个部分: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全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召集党的七次代表大会。这篇报告在当年出版的《解放》第五十七期发表,后出版单行本。其中一部分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015年10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他强调,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我国同各国利益汇合点。
党 史 回 眸
1982年
10月12日 我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92年
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1998年
10月12日-14日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2015年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7年年底,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实现市场调节。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