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之 约
□邓荣河
秋之约是虔诚之约,隆重之约,也是忧伤之约。
对于秋的到来,最敏感也最积极的,当属丝丝略带凉意的风儿。风儿最先把秋天到来的消息传给了田野,传递给了那些垂首而立的稻谷。没有秋风的抚摸,没有秋雨的滋润,没有秋阳的照射,收获只能是个打了折扣的收获。大地懂得这些,谷子知道这些,于是,泛着金光的谷子地里,除了几株高雅不起来的狗尾巴草,个个都是虔诚十足的角色。籽粒饱满的谷子,保持着源自神农氏的谦卑,以一种最有力度的深沉,亲近土地,亲近金秋之约。
不远处的田间,遍野的地瓜秧相互缠绕着,热热闹闹地交流着。当然,话题只有一个:该以怎样的方式,共赴秋天之约。性急的早已耐不住寂寞,肥沃的黄土被撕裂开一道道纹沟。然而一切还急不得,地瓜的收获要等到下了秋霜以后,地瓜们只能在地下继续叽里咕噜着等待。齐整的玉米,简直就是最靓丽的仪仗,挺拔着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执着。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没见识过当代诗人郭小川笔下南方的甘蔗林,但我对北方的青纱帐再熟识不过——那是一种斗志昂扬的绿,那是一种藏龙卧虎的密。一说话就脸红的红高粱,这次终于大方了一回潇洒了一回——肩并着肩,手拉着手,把欢迎的红旗插遍原野。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对于秋的到来,第一个高兴不起来的就是秋蝉,其次就是蚱蜢。秋的到来,意味着秋蝉的歌唱生涯将一天天走向结束,谢幕的同时,也将为聒噪的一生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田间的蚱蜢更是发慌,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四下里猛冲猛撞。对于已经过惯了北方生活的大雁小燕们,这只脚刚拔出金灿灿的喜悦,那只脚就不得不面对背井离乡的无可奈何。对于它们来说,秋之约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约。
好在大雁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迁徙生活,因此,纵使最终恋恋不舍地离去,也以仓颉手写体的“人”字,和秋天郑重其事地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