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行 夏 台
□文/图 宋伯航
盛夏乡村游开始火爆,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出发,来到最西端新疆昭苏夏台。夏台被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源于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原始生态,也与张承志先生《夏台之恋》有关,文中所述“夏台一线的一百多公里天山北麓的蓝松白雪,确是这个地球上最美的地带。”
昭苏高原,平均海拔1800米,蓝天白云,群山环绕,草原林海,奇花异草,河流瀑布,秀湖温泉,美不胜收。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21个少数民族,世代杂居,民风淳朴,风景原始优美,集探险、考古、疗养、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也是倍受中外摄影家和影视导演青睐的一块塞外宝地,被世人誉为人间天堂草原。
夏台距离昭苏县城72公里,向西与哈萨克斯坦毗邻,是中国境内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必经之地。“夏台”也被当地人称为“夏特”“夏塔”,蒙古语为“阶梯”之意,古代是伊犁至南疆阿克苏的交通驿站,如今留下一条世人罕见的原始古道,布满冰川、雪山、河流和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观。
早在2000年前,西汉王朝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持汉节出使新疆南部诸国和解忧公主的女儿弟史嫁龟兹王绛宾时,穿越夏台而过;盛唐时期,玄奘西天取经过“弓月道”翻越的“凌山”是为夏台。到清代,各国的商贾往来不断,在此设置驿站,驻守官兵上百人,维护和把守栈道;新中国成立后,夏台仍是南北疆的重要交通要道。
入夏台谷口,汗腾格里峰和托木尔峰凌空对峙,凝望高处苍鹰随高空掠过。静静的夏台河边,聆听座座土冢旁诉说着久远的往事,汉家细君公主低声吟唱;铁马冰河伴随松涛声渐渐入眠,梦与玄奘法师一起穿过夏台。沿着幽深古道,茂密翠绿的参天古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其造型和包含的意向,留给人种种遐想之余,也让人感叹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如金线般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轻盈地照在针叶上,显得十分静谧而又安详。
行至夏台腹地,感受大自然的纯净世界,面对高耸的木扎尔特冰川,洁白圣洁的莲花雪峰,无论心情多么烦杂,都会瞬间平静而又欢畅。翻过一座山,越过一片沼泽地,再向西南转过一座山,艰难地登上木扎尔特冰川,冰峰兀立,直插云霄,常年不化,冰川最厚处达10米。站在云腾雾罩的冰峰上,举目远眺,山下翠绿如洗,绿浪似涛。
夏台地处僻壤,保持原始状态,不时可见狐狸、旱獭、雪兔、野鸡等,有时可见马鹿、盘羊、雪豺等珍奇野生动物出没。据说,在冰山中栖息着一只巨大神鹰,平时人们看不到其踪迹,若遇翻越木扎尔特达坂的行人在风雪中迷道,这只神鹰便会凌空飞鸣,指引行人前进的正确方向,从而化险为夷。
坐落在阿冬布拉克山下的夏台温泉,有5股泉水涌出,水温在摄氏30℃至60℃之间,含有多种矿物质,可治疗关节炎、风湿、类风湿、胃炎等多种疾病,10余间浴室专供游客沐浴。温泉疗养院设有60多间住房以及食堂、商店、诊所等设施,每年的5月至9月,观光疗养的游人络绎不绝。
来一趟夏台,身临世外幽静奇景,让心灵回归自然;攀登巍峨的雪山,才感到凡人的渺小;目睹苍鹰旋空,才悟彻对生命的敬畏;徜徉原始绿色,已将俗身铅华尘埃荡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