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297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7-21

贵安新区建置沿革考(上)

  

□文/图 何先龙

 

  2014年成立的贵安新区是目前全国13个国家级新区之一,规划控制范围包括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石板镇、党武乡和麦坪乡,清镇市红枫湖镇;安顺市平坝区马场镇、高峰镇、城关镇、天龙镇、白云镇、夏云镇、乐平镇、羊昌乡和十字乡,西秀区蔡官镇、七眼桥镇、大西桥镇、旧州镇、刘官乡和黄腊乡;直管区包括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党武乡,清镇市红枫湖镇平寨村、芦猫塘村、中一村、中八村、兰安村、池菇村和中八居委会,安顺市平坝区马场镇和高峰镇。

  贵安辖区有两千多年文明史,春秋属牂牁国,战国到西汉属夜郎国,汉武帝灭夜郎后到北宋末多隶牂牁郡、牂州或与牂牁密切相关,宋元属普定府、罗甸国及顺元安抚司,明清属贵阳府和安顺府,民国1913年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35年分属第一、第二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先后属贵阳专署、贵定专署、安顺专署,最后分属贵阳地区(市)和安顺地区(市)。贵安新区地处南盘江(红水河)支流涟江流域,南盘江就是周秦汉代牂牁江,西汉夜郎国临牂牁江,春秋牂牁国因江得名,战国被夜郎国取代,故远古牂牁国和夜郎国地域基本相同。

  

远古到唐代建置沿革与历史文化

  贵安新区早在距今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活动;距今6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生活在今平坝区城关镇平庄村飞虎山遗址的古人类制作出了贵州最早的彩陶。

  战国到西汉属夜郎国,秦朝始置郡县。汉武帝最早关注并大规模开发夜郎国,公元前135年派唐蒙通南夷(今贵州安顺)时约见夜郎侯多同,逐步恢复秦朝在夜郎所置郡县,同时在夜郎国修建五尺道,开辟了贵州最早的交通线;公元前129年在夜郎国设置邮亭,贵州从此有了邮驿;公元前126年仅在西南保留夜郎、且兰两县,并由一个都尉来管理;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王然于等取道滇国和夜郎探寻到身毒(今印度)的道路时,夜郎侯闹出了夜郎自大的笑话,汉武帝同时下令迁豪族到南夷屯田,是贵州乃至中国最早的大规模民屯;公元前111年平南夷置牂牁郡,安顺一带首次纳入中央直接管理;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郎官司马迁为特使出使西南五郡及夜郎国和滇国,司马迁代表汉武帝为滇王和夜郎王颁赐了王印;公元前28-公元前25年,夜郎王兴与附近小国互相攻战,汉成帝派陈立为牂牁太守到夜郎国都且同亭召见夜郎王兴,当面宣布兴的罪状后立即诛杀,夜郎国至此灭亡。安顺宁谷遗址面积方圆4平方公里,出土西汉“长乐未央”瓦当和铁镜、龟灯、“牂牁”木牍等珍贵文物,可基本确认为汉代牂牁郡城址。清镇市红枫湖镇汉墓则出土了西汉公元1年广汉郡制造的漆耳杯3件和公元2年蜀郡制造的漆饭盘1件,可见西汉时夜郎、牂牁与四川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东汉时仍属牂牁郡,中央主要通过牂牁大姓间接统治牂牁地区。公元25年,大姓龙氏、傅氏、尹氏、董氏与牂牁功曹谢暹保境为汉,受到刘秀嘉奖。贵安新区马场东晋墓出土有公元98年隶体铭文陶罐1件;清镇市红枫湖镇与平坝区交界处汉墓出土的“谢买”“樊千万”和“赵千万”等印章则是汉代谢氏、赵氏等大姓统治贵安新区一带的历史物证。

  魏晋南北朝仍隶牂牁郡。214年刘备以费诗任牂牁太守,223年牂牁太守朱褒反,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同时有南中耆帅济火迎接,终于平定牂牁等四郡,济火就是水西安氏土司始祖;西晋283年牂牁两千余寨内附;313年分牂牁置平夷郡;东晋333年李寿攻陷宁州,属郡多降,唯牂牁太守谢恕为晋保境;338年分宁州置安州治牂牁郡。南北朝宋齐沿牂牁郡,南齐到梁朝改为南牂牁郡。贵安新区马场镇东晋南朝墓出土许多陶器、铜器、漆器、银器等,是贵州已发掘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晋代南朝墓群。

  隋代隶牂州牂牁郡,所属宾化县辖及清镇市;隋末公元616年水东宋氏兴起于牂牁。唐五代属黔中都督府牂州、矩州、清州。唐初620年以牂牁首领谢龙羽地置牂州,同时分牂牁地置蛮州(今开阳)并以宋氏任刺史,次年设矩州于贵阳,后又置清州于马场。656年矩州人谢无零反唐,669年矩州刺史谢法成招七千余寨归附。贵安新区马场镇有贵州已发掘的唯一唐代墓葬3座,出土唐代海马葡萄铜镜残片、八狐花鸟纹铜镜、陶罐、陶釜、陶盘、青瓷坛、金银戒指、银发钗、漆盒、漆碗等,是贵州目前唯一唐代墓葬和出土文物。五代时927年,清州(今马场,宋末元初讹为曾竹,明清讹为曾周属镇宁州,民国划归平坝县并因逢马日赶场而改名马场)刺史宋朝化入朝时服饰与中原一样,进贡草豆蔻2万个、朱砂500两和蜡200斤,是黔中地区最早的贡品和服饰记录。

  

宋代至元代建置沿革与历史文化

  贵安新区宋代属夔州路绍庆府矩州、清州,普里部、罗甸国、张蕃及牂州宾化县。965年,矩州刺史普贵请求归附时用土语说矩州为贵州,宋太祖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语,贵州首次见于文献;966年,矩州石人部落(今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王子若藏归附授归德司戈。1155年,罗殿国王罗部贡,西南蕃知矩州、忠燕军节度使赵以盛入朝进奉土产、名马等方物;1210年,蛮州(今开阳)宋永高攻占矩州改名贵州并自任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从此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固定下来。宋代安顺属普里部,平坝属罗甸国;安顺旧州为大小张蕃辖地,北宋初有张蕃入贡,欧阳修有《赐西南蕃蛮人张汉顶等敕书》和《赐西南番蛮人张光现等敕书》,张汉顶和张光现就是元明安顺土司张氏祖先。北宋化外州牂州宾化县辖及清镇市。清镇、平坝交界的红枫湖东侧宋墓出土陶器、铁器、木器、锡器、骨器、玉器等600多件及大量北宋铜钱,马场镇也有宋墓出土彩陶罐、陶釜、铜发钗戒指等,是黔中地区罕见的宋墓群。

  元代属普定府、罗甸国、金竹府、曾竹等处、党兀等处、天台等处。1287年设顺元路金竹府(今长顺县广顺镇),1290年罗甸国称招到龙家、宋家、仡佬、苗人等46600户,龙家、宋家是布依先民首次见于史籍;同年金竹府扫闾贡马和雨毡,并称近年与赵坚招降30多寨,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有1295年赵坚等招抚时留下的石刻,是贵州已发现的唯一元代石刻,落款为“金竹府吏赵坚书 教授冉囗记”,可见元初金竹府已设官学,是贵安新区最早的官学。元初有宋阿重任管顺元安抚司曾竹等处长官,1304年由于献计平定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有功,升安抚使后与出自邓州名将世家的八番顺元宣慰使刘垓结为姻亲(其孙宋钦娶刘垓孙女刘淑贞),最后升任元代最高级别的土司八番顺元宣慰使(从二品),封顺元侯,追赠贵国公,宋氏从此任宣慰使直到明末。故马场末任曾竹长官宋阿重是水东宋氏首任宣慰使,也是贵安新区早期著名历史人物。元代安顺属云南普定府辖三州,其中习安州在安顺旧州镇,由张氏任土官。八番顺元宣慰司管番民总管府有党兀等处即党武乡,党兀最初是部落首领名,1294年归附元朝后五年一直不纳赋税,1301年已79岁,所属部落反叛被元朝征讨时党兀又出降归顺。马场镇高峰山有始建于元初至元年间(1264~1294)的谷陇庵,是黔中最早的佛寺之一。

  (未完待续)

  

4366-3-3.jpg 

清镇汉墓出土陶井模型。

 

4366-3-4.jpg 

清镇汉墓出土朱绘雷凤纹漆耳杯。

 

4366-3-5.jpg 

平坝六朝墓出土狮形陶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