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原来是向前
□杨金坤
唐末五代时期,有一个僧人叫契此,他常用竹杖挑着个大布袋云游四方,人们唤他布袋和尚。
有一天,布袋和尚游历到乡下,见农夫正在插秧,边插边后退。他突然心有所悟:正因为能够退步,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这时的“退步”,不正是在向前吗?他思想火花迸发,当即吟出一首《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退步原来是向前”虽然只是对插秧劳动的描写,但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当我们不能进的时候,不妨转个身,然后退着走,因为退也是向前。记得一次自驾游时,路遇一个小山坡,我几次冲坡,都开不上去。一位老司机指点我说,你不妨倒着试试。我调转车头,一个倒挡,轻轻松松地把车退上了山坡。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退”的情形。船夫点篙,双手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后移;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就越远;面对栏杆,只要后退数步,就能跨越过去;拔河比赛越往后退就越能赢……一句话: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进是人生的一种常态,退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但目的都是为了向前。
退与进,视野迥然不同。进,看到的是别人的背影;退,看到的风景焕然一新。进,你最后;退,你领先。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慰藉,这便是退的妙处。
退,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睿智;退,不是结局,而是一种途径;退,不是消极,而是一种豁达。退,不是真的消极退步,而是有谋略有智慧的积极进取。因此,可以这样说,退,是一种成熟和修养,是一种眼光和境界。
八仙中的张果老,喜欢倒骑毛驴,聪明又幽默的阿凡提也喜欢倒骑毛驴。张果老和阿凡提倒骑毛驴,意蕴深刻,它告诫人们,前路漫漫多艰险,在向前进时,不要忘了走过的路,要善于总结吸取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尽可能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退,每向后走一步,前方便多出了一步脚印,看到的是自己走了多远,而不是还有多远,面对的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而不是还要努力的数量。
退,是生活对我们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