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眸
□刘学敏
夏天的困乏,让我在午休后伸了一个懒腰。哎,心情十分惬意,宽大的床上,自由地伸展,西阳透过玻璃窗斜洒在床上,温暖的阳光笼罩在身上,爽爽的,顺手拿起手机,一个醒目的图标映入眼帘——“我叫不紧张”的微信名。他是我父亲的好朋友、同道中人,亦是我的老师王鑑清的孙子懋威,我特别喜欢的侄儿,也许是前辈的世交,也许是后辈的友谊, 几十年的生活磨砺构建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情谊,犹如一家人。懋威,爷爷取的名字,就连微信名也是爷爷取的,“我叫不紧张”,特别有趣的名字和微信名,足见懋威与爷爷的感情了。我十分喜欢。所以,我的视线、我的精气神,一下就集中在朋友圈发出的这条信息上。吸引我的是“我叫不紧张”微信名前的图标,隆起的肌肉和有力的拳头,可能是他爷爷的厚望,希望他一生都有力量,做人做事都有力量。
再看见“爷爷”两个字,更让我宁神静气,屏住呼吸,因为他的爷爷不仅是我崇拜的书法家、智慧老人和幽默大师,还代表了父亲这辈人的情谊,我快速读完这段文字:“爷爷终究摆不脱癌症的摧残,愿爷爷安好。就算病魔夺去您的生命,您也永远活在我心里,我爱您。”“爷爷安详地走了。”
瞬间,眼睛定在手机屏幕上,仿佛停止了转动。唯有思维,在那一瞬间, 加速运转,我要证实,我快速拨打懋威的手机,手机那头是哭泣的声音:“姑姑,爷爷走了。”我愣了,什么是爷爷走了呢?怎么走的?走向哪里?是此刻吗? 有交代吗?有叮嘱吗?我脑海里有一个坚定的念想,给我留话了,一定会的。
可是真没有!我从高空跌至低谷,我从紧张到达平静,一下带我到老师身边,展现出曾经我们在一起的画面。我们有很多的约定,比如说品茗:老师的嗜好、老师的格调在于细细地品味;老师的生活在于品茶时带出的浓烈、淡雅、清香、回甘;老师的气度和乐趣,在于品茗时发出的啧啧之声。我每年会给老师带去上好的春茶,今年的春茶早已准备,放在储茶的冰箱里,等着我去,也等着您的呼唤。可是,您为什么不等了呢?为什么不呼唤了呢?您竟然走得如此匆忙!
上个月,我给懋威去过电话,预约去看您的时间,懋威告诉我:“爷爷这几天咳嗽,住院了。母亲在医院看护,父亲送我到昆明去主持亲戚的婚礼。”哦,听到电话里懋威自信满满的声音,我为他的才艺在心里好赞赏。我心想,等老师出院,我再去拜见吧,反正春茶和烟是已经备好了的,看老师的想法也是准备好的。我心情很放松,想到过几天我就能看到老师了,在一起玩,心中的幸福是别人无法感受的,可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幻想……
我的《写给自己·身体好好玩》一书扉页上写着:让它陪伴左右, 如同我在。为什么现在只剩书而不见老师您呢?
还记得,老师让我出题目,我随口说了一句:“风清气和,雅趣逸情。” 老师顺笔就书写了。然而,我心里觉得不太满意,我在低语呢喃着,因为词穷,想不转心里要表达的意象。直到回到贵阳家里,这个题目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想了好多,都不是我理想的状态,那张老师书写的“风清气和、雅趣逸情”被揉成一团,丢弃在废纸堆里,静静地不作声响地躺着,真有点对不起啊。于是,我让懋威给找出来,展开来拍成照片,发送给我。我想在这书写的句子里面,寻找我需要的灵感。最后,我突然开窍,灵性上扬。我认为,生命是可以用来玩的,如果我的一生,是很好玩的一生,有趣的一生,是为玩好各个角色,那么,就用“清风扬暖,玩逸闲趣”。突然,找到了我要表达的感觉,这个,我当下最喜欢。然后,我就把我认为最喜欢的、改过多次的这一条,让懋威给他爷爷看,得到老师的首肯。老师让我把它记下来,我满怀欣喜,赶紧叮嘱懋威:“你让爷爷赶紧给我写下来,把章盖好,我来取。”
怎么还没有给我书写,您就走了呢?还有这么多有趣的闲章该盖在哪里? 老师,您说走就走,怎么不给我打个招呼呢?在梦幻中,或是在现实里,给我一个和您告别的机会,让我再次聆听您的教诲,分享您的智慧,学习您的幽默,欣赏您的艺术,您怎么忍心让我独自含泪回忆在一起的开心日子?记得有一次书写,最后落款时,您说:“我们这一款落下多少岁?”我顺口说:“您写上94岁吧。”老师欣然应允而书。我想,这幅字就当您94岁书写的吧。可是, 您还没94岁呢。1925年12月9日生,到年底,您才吃94岁的饭,那幅字的落款, 我怎么向世人解答?而且,95岁呢?100岁呢?……这期间,谁来与我而书? 我的题目将由谁把它书写于纸上呢?这一连串的问号,将由谁来解答?记得有一颗闲章,似甲骨文非甲骨文,像字非字,似画非画,我怎么也不认识,您给我留了个悬念,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你看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您眨着发亮的小眼睛,瘪瘪的嘴向上扬着,那是智慧,那是幽默,那是让我有无限遐想的表情。在我心里,我知道您一定明白其中的涵义,只是您当下不愿意告诉我,我还没有等到您给我揭秘,您就这样走了。您带走了人生多少的秘密, 您带走了世间多少的智慧,您带走了心中无尽的宝藏,您还带走了书法艺术的瑰宝。您不属于您,您的艺术不属于您,您和您的艺术,是书法界中的一抹亮色、一丝彩带、一朵鲜花。虽然我们有许多的约定,没有一一实现。但是,您的艺术却在厚重的大地长青,在每一个角落盛开。您种下的书法艺术种子,会在不同的地域、疆域,会用不同的文字、符号,孕育出更丰硕的成果。数不尽您在艺术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每一个勤奋的日子,亦不会忘记您每天几小时的笔耕不辍,勤奋耕耘,日日精进;忆不尽您挑灯夜战,夯实基本功的夜晚;看不够您力透纸背的艺术表现手法;听不尽您满腹经纶,博大胸怀的处世智慧。您留给世人向上向善的力量,指引后辈前进的方向。如果说,您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和我告别,会让我有更多的渴望和遐想,犹如我们一次见面,您给我吟诵的两句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赋诗断章上举诗句可供遐想。您用这种方式,与我告别,比西风更猛烈, 比北风更凛冽。痛彻心扉却没有尽头,思念绵绵却没有期限,不过这也许是最永久的怀念与牢记。
2018年 8 月 1 日下午 2 点06分,这也许是您和我父亲相聚的喜庆日子,举杯邀明月,共饮;畅叙思念情,共欢。不管在哪里,与同道之人一起就是幸福。
除了祝福,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不管我的想法如何,您的决定是当下最神圣不过的了。
如今您静了,彻底地安静了,但却是王者的富有的安静。因为您有砥砺前行的人生体验。您将知识和实践升华为智慧,授人以渔,成就他人。正如苏东坡所说: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如今您空灵了,彻底地空灵了,但却是包容万物、自在潇洒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又如苏东坡所说: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祝福您在您美丽的虚空,做您想做的事情,过您想过的生活,享受丰盛的孤独,丰富的安静;窥见神机与乐趣,回归自然于天地;一个完整的生命,一场圆满的体验。
只是不要忘记还有我,和我对您的思念。
您,生命之王者!
“好自为之!”是写给儿子橇的,也是写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