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4期 本期2860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2-10

提高基层委员“五种”能力浅议

 

□吴 硕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作为基层政协党组,如何在基层政协委员管理中有效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就必须着重提高基层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改进作风能力。

 

着重提高委员政治把握能力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中,中共中央把人民政协视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角度认定政协作用,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新使命。作为基层政协党组,首先,应发挥好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把提高基层政协委员政治把握能力放在政协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教育和引导基层政协委员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不断提高基层政协委员政治站位。要强化委员政治意识,要让基层政协委员认识到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其性质、特点和工作方式,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范围广泛性、治理过程的协商功能等相一致。第三,人民政协所拥有的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是党和国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制度资源和显著特色,有力地体现出“中国之治”中“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的政治优势。作为基层政协委员对此要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作为委员应该有这样的政治意识和觉悟,意识到委员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责任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

  

着重提高委员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三大职能”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广泛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政协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所以,作为基层政协党组,要高度重视基层政协委员调查研究能力建设。首先,明确调查研究的主体是政协委员。政协委员参加调查研究的过程,既是知情明政的过程,也是参政议政的过程,还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因为,基层政协委员身份特殊性,委员在调查研究中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客观、公正,也容易听到真话,敢于讲真话。其次,作为基层政协委员要按照“党委所想、政府所干、政协所能”的原则,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群众关心,能够产生影响的事项来开展调查研究。政协委员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第三,基层政协开展调查研究要把握求真务实的原则,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人民的立场,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政协委员在调研中,要注重选准角度,调研选题中少而精,从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入手、从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入手,抓住典型,解剖“麻雀”,以政协独特的角度观察、调查、分析、研究,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

  

着重提高委员联系群众能力

  作为基层政协委员要增强联系群众能力。首先,就要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交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和关心群众的疾苦,做到反映好民意,吸取好民智、解释好民惑、温暖好民心。其次,要善于把人民群众所盼、所急及时反映给党委和政府。第三,要善于把基层群众实践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升推荐好。第四,要解释好民惑善于引导所联系的群众正确对待新形势下利益格局调整,要温暖好民心,善于以己之所长解群众民生之所难。

  

着重提高委员合作共事能力

  作为基层政协委员,要着重提高委员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贯彻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以民主的作风团结人,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加强合作共事。作为基层政协党组,首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特别是面对不同意见,善于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做到工作配合、力量聚合、情感融合,汇聚起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其次,要善于分工协作,围绕建言资政的课题,从不同视角调研发声。第三,要善于平等协商,委员与委员之间,委员与群众之间,委员与领导之间,要民主平等,互动协商。针对不同意见,要相互包容,注重求同存异、化异为同,寻求最大公约数。

  

着重提高委员改进作风能力

  作风关系形象,作风体现素质,委员的形象代表政协的形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优良的作风建设是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干事创业的巨大力量。如何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在委员作风建设能力方面,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基层政协委员来自不同党派、界别,都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和专业技能,都是行业佼佼者,作为政协委员来讲,加强作风建设,关键是自律的问题,自律是内因,内因是起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因而加强自律,是作风建设关键的一环。作风建设是政协委员走进基层,融入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听取意见建议,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的基础。其次,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增强作风建设的动力。做到精通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理论,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第三,作为基层政协委员,要把好作风养成习惯,把作风建设当作一种自觉行为。在调研、视察工作中,要深怀为民之心,善谋利民之策,常思便民之举,多干惠民之事,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成自己履行政协委员责任。通过自己的调研成果,为当地党委、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委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