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3期 本期2849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1-20

坡 丹 新 貌

 

□何羡坤

 

  荔波县坡丹寨,在清嘉庆年间,由拉内村迁来人口定居成寨,已有十多代人,源本同祖同宗,今繁衍三支,皆为布依族何姓家族。今年,县里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4万元,修筑了长2430米、宽3米的两条公路,明月溪、桃花溪两岸从此运输畅达、车马通途,带给百姓诸多便利。今年春天,县林业局安排村寨绿化项目资金近10万元完成坡丹全寨房前屋后和通寨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工程,为坡丹增添了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夏天,茘波籍爱心人士潘成开、韦敏、邓贤才捐资建成高7米、宽5米的寨门,门额书写“坡丹”二字,女诗人潘丽芙撰34字寨门长联,由书法家李昌志书写。寨门坐落在寨脚桃花溪上,流水潺潺,桃花灼灼,大坝平展,稻浪翻滚!周边千嶂连绵,万山竞翠。

  夜色中的坡丹,沉静在银色月光里,无边无际的月华,流淌在静谧的山寨之间,窗前摇曳着斑驳的竹影,如豆灯下坐着苦读的少年,遥远温馨的儿时梦幻,熊熊火塘边的围炉夜话,是一段魂牵梦绕潸然泪下的乡愁。潘丽芙为此赋诗:《七律·回乡道中》回眸怅望叹如今,每忆当年动客心。风月无边千陌静,竹窗开卷一灯深。漫将夙愿朱门老,来作家山白首吟。借酒围炉浇块垒,儿时旧梦渺难寻。

  如今,荔波县政府把清道光年间建造的坡丹四座古代石桥列入了荔波县历史建筑名录,属于清代珍贵文物。其中:坡丹东桥、坡丹北桥虹跨桃花溪上,坡丹南桥、坡丹西桥虹跨明月溪上。条石干垒,严丝合缝,巧夺天工,匠心独运。

  初到坡丹的荔波县诗词楹联协会会长覃建能赋诗一首:《七绝·坡丹秋韵》高坡沃土布依乡,秋染田园绿泛黄。酿就佳醇欢聚日,拈花捉月入诗囊。秘书长覃铭朗吟道:《七律·坡丹近乡音》柴扉犬吠时萦梦,田舍鸡豚送马前。诚许餐间全饱醉,佯开诗卷颂香鲜。秋高叶赤初含露,林阔峰青半是烟。最喜邻翁催共饮,声声似鼓酒如弦。荔波县花卉盆景奇石协会会长何仲芳作:《七律·梦坡丹》别辞栖所已多年,思念常随梦里圆。几易前程味酸楚,方知世路倍凄然。深情尤记分甘顾,厚意不忘共苦煎。借问世间何地美,乡音响处景嫣妍。罗明奎老师赋诗:《七绝·坡丹行》轻车十里恰秋凉,岭上田畴稻米香。沐浴佛缘千万代,坡丹古寨好风光。《七律·乡愁坡丹》十里行歌十里欢,金风邀我入坡丹。碧云天下仙佛笑,小院人家梅酒酣。稻浪千寻妆陌野,霞光万道照廊轩。秋山有梦俗尘远,无尽乡愁在此间。荔波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敬念写下:《四季坡丹》春·微风渐暖万物苏,木楼瓦上熔霜枯。群山粉黛春来早,开门见山远望佛。夏·细雨绵绵润梯田,知了声声催入眠。绿竹陪君闲庭步,躬耕陇亩好时节。秋·金色田园披盛装,丰收在望农家忙。小酌米酒盼客到,布依人家喜洋洋。冬·银装素裹瓦上霜,腌肉好酒摆桌上。三杯下肚满脸红,问君坡丹来几趟?宋光明先生作:《七绝·白露坡丹秋吟》月近中秋野泛香,虫声渐乱小池塘。坡丹妩媚田园醉,白露丰姿旖旎黄。

  坡丹春有千山翠、桃花溪的景致;夏有插春绿、上衣鲜的秧田;秋有千顷稻、泛金黄的大坝;冬有雾凇岭、寒山雪的异趣!常引来摄影大师,熊亚平、陆兴华、莫庆来以宏阔高远的俯瞰,以大景展示坡丹的雄浑磅礴的气象;覃长念以《田园秋色》一组配乐照片,展示美轮美奂的田园。

  坡丹,一个古朴悠远的心灵栖息地。

 

4236-4-2.jpg 

无人机视野下的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