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力多管齐下 雪中送炭激活经济
——全省金融系统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李 丽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市场一线的各类市场主体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危难时,金融发力,救企于危,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战疫纾困,为全省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1-9月,全省中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3960.2亿元,同比增长17.5%;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278.54亿元,同比增长19.9%,均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截至10月20日,我省9家全国性大型银行使用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支持重点企业110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5.3亿元,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支付利率不到1.5%,并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稳妥处理现存债务,解决企业资金的接续难题。今年以来,全省金融机构已为各类企业累计延期本息金额804.97亿元,支持企业34564笔(次)。
播洒普惠及时雨 绘就助企全景图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是集有机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农业科技企业。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关门歇业一个半月,导致商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回笼困难。凤冈农商行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与该公司对接,同意续贷1240万元,并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支农再贷款专项额度资金低利率,有效解决该公司春茶收购期间的流动资金紧缺问题。“银行在我公司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及时的帮助,我们非常感谢。”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赤水市长沙镇赤长竹原料专业合作社复工复产后,收购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峰期,收购量的增加,导致合作社流动资金紧缺。赤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对合作社经营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详细了解、快速审批后,向该户授信100万元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带动当地60余户农户竹原料采伐出售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全省农信系统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062.9亿元,余额3851.9亿元,累计满足251.39万户资金需求;投放普惠型小微贷款624.18亿元,余额1070亿元,分别较年初和2月末增加103亿元和88亿元,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459亿元,分别较年初和2月末增加86亿元和84亿元。
贵阳银行着力提高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首贷率、获得率,在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截至9月末,该行投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类贷款合计32.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13%。
守正创新勤探索 金融活水汩汩来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普定县韭黄村白旗韭黄产业发展受到影响,退伍军人杨守亮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迫切希望解决韭黄产销问题,却一直苦于缺乏资金支持。
得知这一情况,农行贵州省分行针对当地担任村支书、村主任及村支“两委”委员的退役军人,创新推出“兵支书e贷”,支持他们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生产、创业就业。今年3月26日,杨守亮一次性获得农行50万元的信用贷款,顺利解决了资金难题。
截至9月末,该行已向全省220名“兵支书”发放贷款4675万元,帮助他们围绕特色产业,带领贫困群众办企业、找销路,打通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增收。
6月初,人民银行总行会同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三份重要政策文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出设立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迅速抓好政策传达和贯彻落实,两项工具在贵州落地效果较好。截至9月末,已成功发放两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共33亿元,支持全省65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向4.7万余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3亿元,有效带动信用贷款投放,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较年初新增104.46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发放金额以及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新增占比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规模较小、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指导各地在开展一系列常态化对接活动基础上,通过开发线上银企对接平台,搭建线下融资服务中心等方式促进对接。目前,全省已有安顺、遵义、六盘水等5个市(州)搭建了市级融资对接信息平台。近期,毕节中支设立了省内首个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六盘水中支设立了首个创业担保贷款服务中心。此外,贵阳中心支行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共同牵头推进建设省、市、县三级常态化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每季度至少开展1场大规模的融资对接活动周。多层次政金企对接体系的建立,为实体经济融资构建了更丰富的通道,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