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4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1-06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短板这样补齐

 

  提案标题:加强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建议

  提案者:民进省委

  主办单位:省教育厅

  会办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

 

□本报记者 李 丽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研究结论表明:学业压力、家庭矛盾、情感纠纷、校园欺凌等,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人格塑造,这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有效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分迫切。

  民进省委针对贵州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专门做了调研,发现我省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无专职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目前各学校兼职心理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且大多数心理咨询老师无心理学专业背景,不能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学校无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另外,贵州人口流动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在生活、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缺失亲情、家教、监护,家长无从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很容易忽视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班主任与学科老师由于心理专业知识不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隐患。

  为做好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民进省委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加强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建议》这一提案,被确定为2020年省委办公厅全程了解督办重点提案。

  提案建议,省教育厅应当设立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配备专业的事业编制,招聘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专家力量,统筹处理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心理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及心理教育专业能力培训。组织相关单位研究建立k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一套规范、科学、有效、便捷、可操作的系列教程,将心理课程、环境体系、教育装备三位一体的体系架构有机融入心理教育体系。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筛查、预警、干预、督导、调试等管理机制。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定期安排中小学生通过心理测评软件进行普测,或在特殊学段根据侧重点进行筛查,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身心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及时跟进干预。

  针对所提建议,提案主办单位省教育厅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动员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关心和支持。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工作,密切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力度,推进我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大各级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力度,加大各级财政经费投入,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各类教育督导,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检查督导重要内容,督促有条件的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将心理健康教师教育培训纳入“十四五”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工程实施重要内容,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建设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搭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训、教学一体的专业平台,加强教师心理健康专业能力提升。积极协调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人力物力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案提出的建议富有针对性,希望继续关注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