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4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1-06

让贵州优质农产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需求

 

  提案标题:全要素引进、两头在外,做好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黔货出山”,推动贵州省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提案者:程燕

  主办单位:省农业农村厅

  会办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投资促进局

 

□本报记者 何佼阳

 

  “贵州有必要全要素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资源,以两头在外为基本方略或导向,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的‘大合唱’中,全心全意扮演好‘基地’这一角色,从而推进全省农特产品供给侧改革,助力‘黔货出山’核心竞争力。”住港省政协常委、贵州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程燕表示。

  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程燕提交了《全要素引进、两头在外,做好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黔货出山”,推动贵州省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提案。该提案被列为2020年省政协副主席孙诚谊领衔督办重点提案。7月28日,孙诚谊率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和提案办理单位前往安顺市平坝区,就提案所提意见和建议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作为泛珠三角区成员,贵州被视作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已成为内陆地区连接东盟国家和地区的陆路交通要道、中国内陆地区陆路出海通道的西南交通枢纽。

  程燕认为,贵州要高度重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将之作为实施“黔货出山”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要开展广泛的产销对接,开展订单农业试点,扩大“黔菜广进”销售品类和渠道,搭建特色农产品入粤销售新平台,抢抓贵州农特产品“出山”新机遇。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承办单位的提案办理工作正有序推进:

  “4月至5月,组织讨论提案建议,分析办理难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6月初,召开提案办理专题会议;6月中旬实地调研;6月下旬,形成初步办理意见,并与提案者进行电话沟通提案办理情况……”

  “7月上旬,形成办理意见……”

  “10月下旬,梳理办理成果……”

  ……

  该提案解决程度评定为A(即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在提案办理工作中,提案主办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各有关单位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就我省目前关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情况、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推进情况等进行会商,科学制订工作计划和专题调研方案。

  为办理好提案,省农业农村厅经函商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投资促进局等会办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2020年省政协第1274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还专门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工作。

  6月16日,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处处长刘祥友,省农业信息中心副主任方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倪嵩一行3人组成调研组,赴贵阳市乌当区、开阳县开展“菜篮子”基地建设实地调研工作,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提案的内容给予了意见和建议。撰写专题提案报告后,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通过电话及书面的方式与程燕进行沟通,程燕对提案的办理及答复表示满意。

  “继续加强与提案者和会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做好答复情况的落实跟踪,开展好答复的复查、落实、兑现工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工作将按照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大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资源的引进,着力解决制约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难题,为推动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和“黔货出山”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