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3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1-04

少一些“看着办”

 

□鲁庸兴

 

  “看着办”,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日常工作中,碰到下级部门请示工作,有的上级领导经常会答复一句,“看着办”。 乍一听起来,“看着办”似乎并没有问题,不就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嘛。可仔细一想,不少“看着办”,还真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比如工作中的一些疑问,或者拿捏不准的事情,本想请示上级领导,得到上级的准确判断,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看着办”,让人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当然,大部分领导说“看着办”,其实是对下属的高度信任,是希望下级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在下级“看着办”的过程中,他们一般也不会当“甩手掌柜”,都会跟进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者帮助解决疑难之事。但也有个别领导,却把“看着办”当成了不作为、不担责的“小伎俩”。比如,对下级请示的一些问题,自己也弄不清、搞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又不愿放下架子,所以便用“看着办”来应付。再如,对下级请示的疑难工作,既不愿认真研究,更不敢果断决策,害怕“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就用“看着办”来搪塞。

  总之,一句“看着办”,颇有些“左右逢源”的味道。既可以理解为“灵活办事”,也可以解释为“照章办事”。事情办好了,说明领导有方、慧眼识人,自己也有一份功劳;倘若办砸了,它又是“挡箭牌”,可以推卸责任。而且,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领导的一句“看着办”,还让他们“正中下怀”,因为这句话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能够从中钻空子、捞好处。比如,在用人用钱问题上“看着办”,就可能公私不分、丢弃原则,变通标准另搞一套;在违纪违规行为上“看着办”,就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腐败分子开方便之门。

  不论是因为工作繁忙而推脱应付,或者是不熟悉情况而搪塞了事,“看着办”都是一种“逃避”,深刻折射出作风不实的问题。在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今天,讲党性、讲原则,善作为、敢担当,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面对下级的问题,要耐心听取、认真指导,帮助他们有效解决;面对疑难的工作,要及时解惑、努力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本领,在主动作为中身体力行,在勇于担责上作出表率,少用“看着办”,多些“怎么办”,才能推动形成讲真话、办实事的务实之风,也才能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促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