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38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1-03

白 露 芳 华

 

□郭 瑜

 

  “露凝而白,气始寒也”。苍茫天地间,飞舞的白霜使这万物有了缥缈的神韵。露从今夜白,念从心头来。白露,带着它独有的清冷与皎洁,仿若翩然而至的仙女,挥一挥白色的水袖,作别夏的繁花似锦,再转过婀娜的身姿,徐徐拉开一幅幅秋的画卷。

  白露,是我心中最有诗意的节气。从《诗经·蒹葭》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画面中走出的秋水伊人,在青苍稠密的芦苇岸边,是否拂照出心中所念?“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中的秋露月光下,恍惚可见为群芳逝去而伤悲的倩女背影。白露与秋的寒意相连,风姿之外,是些许伤秋的落寞。

  白露,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它排在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气温下降,露水开始增多。到了白露时节,孩童若是贪凉,穿夏衣薄衫,光脚穿凉鞋,贪食冷饮,长者们准会唠叨着,要他们赶快换上长袖长裤,穿好袜子,临末,定会加一句:“要记得,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在儿时一遍遍“白露身不露”的叮咛声中生动起来,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风起,鸿雁南飞,白露成了我心头夏与秋的分水岭。

  白露过后,秋意渐浓。夏日的喧嚣突然沉寂,归于岁月积淀后的冷静。像是女子过了浮躁不安的年纪,经过世事的历练,到了“三十而已”的白露时节,活得如露珠般剔透清澈。儿时读过一本改编自曹禺《日出》的小人书,对女主人公陈白露的名字印象深刻。她原名陈竹均,因生活所迫,只身走进洋城天津,逐渐从一名纯洁的少女转变为名噪一时的交际花。女主人公因有爱霜的洁癖,故改名为陈白露。白是洁白,霜亦纯净,白与露的组合就如同加持后的白和净,见不得一丝阴暗与卑劣,衬出她骨子里纯真清高的性格。尽管当时为陈白露最终只是以死抗争,没有勇气选择新生活的结局深感惋惜,但我想,在曹禺笔下,她到底是用生命捍卫了她的芳名,未与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同流合污。

  步入秋的深林,白露不仅是浪漫主义者,更是个务实派。“处暑高粱白露谷”“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白露不仅满足于风花雪月的诗意,更看重每一次的收获。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当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时,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白露不抽穗,寒露不低头,她是谦恭有礼的女子,耐心等待着收获的时分。

  白露,是懂得生活的,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衍生品。有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的白露酒;还有接供春茶、成为当季新宠的白露茶。茶树经过夏天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耐泡,也不像夏茶那般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

  晨起,露珠在草间透亮,于微凉的秋意中,轻啜一口白露茶,想起肖复兴在《中国节气》里说:“白露是整个秋天最好的时辰,在这样的时辰里,秋才有了诗的味道。白露时节的秋是一年好的时辰。”白露芳华,存一份天地浩然正气,守护好内心的单纯简净,每一天又何尝不都是人间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