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36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29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让特殊人群拥有“无碍”生活

 

□本报记者 王 吟

 

  提案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

  提案者:王小乐

  主办单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会办单位:省财政厅、省司法厅、省委宣传部、省残联

 

  我省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523万,各类残疾人254万,持证残疾人129万,涉及1/4的家庭和近800万家庭人口。为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力度,确保无障碍建设工作在规划、建设、管理上步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当前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重心。为此,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王小乐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提案,并被列为2020年省政协提案委商有关承办部门办理的重点提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相关会办单位就提案的意见和建议给出了详尽答复。

  2020年6月18日上午,王小乐委员应邀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参加无障碍提案讨论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详细介绍了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情况。王小乐委员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办理答复工作表示满意,对提案答复给予了“态度认真、资料详实、实事求是、措施可行”的高度评价。针对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王小乐委员建议,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纳入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立法进程、完善建设标准、严把设计验收关口、加强日常监管、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的力度。

  据了解,在对该提案的办理中,省财政厅表示将继续积极配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在各项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统筹和落实省级相关资金,指导市、县做好资金的统筹和使用工作,为我省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做好资金的保障工作。另外,省财政厅牵头组织实施的小康寨行动计划建设,主要是开展行政村的人行步道、照明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含健身器材)、社区服务中心(站)、便民设施(公厕、宣传栏)、垃圾收集处理和“三治”及庭院硬化等七个方面建设。

  目前,我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正处于建设高峰期,《贵州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草案)》已纳入 2018-2022 年省政府立法规划调研项目。下一步,省司法厅将积极配合省残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深入立法调研,做好立法前期的有关准备工作,适时推动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

  据悉,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下一步省残联将配合住建部门,认真做好贵州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立法推进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无障碍环境理念和知识的普及工作,让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员、妇女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知道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所在,并积极参与其中。继续利用全国助残日、肢残人日等各种残疾人的节日,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残疾人无障碍体验等形式,广泛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积极宣传报道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管理使用情况,增强广大民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知晓率和普及率。省残联将根据自身职责职能,发挥督导作用,积极配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着力推进贵州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工作,着力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出行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