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4期 本期2835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28

故 乡 的 吊 锅

 

□余 平

 

  这几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我立在窗前,静静地听着雨声。感觉是一夜入冬,在瑟瑟冷风中我又思念起在故乡吃吊锅的旧日时光。我的故乡在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每到冬日家乡人有吃吊锅的习俗。吃吊锅类似于吃火锅,两者的烹饪方法本质上都是“煮”,但是吊锅的汤汁没有火锅多,也不像吃火锅那样不停地添加速食菜。故乡的吊锅可以说是“混煮”,一言以蔽之,故乡的吊锅就是一锅“大杂烩”。

  旧时大别山人民生活比较艰苦,家乡人吃吊锅也是就地取材,在地上挖一个土坑,里面放入柴火,再用竹子搭一个三脚架,系好吊锅,再挂在竹架子上,将野菜或者野味都放进去一锅炖。后来家乡人日子慢慢变好了,吊锅登堂入室成为了饭店的一道招牌菜,吃吊锅时只需用铁丝绑住铁锅的双耳,将锅吊起来,把食材放入锅中,底下用煤球或木炭加热。

  同乡故旧在寒冷的冬天围着火炉吃吊铞,锅里热气腾腾,吃着烫嘴的吊锅,品尝着鲜润的滋味,推杯换盏,吃喝划拳,把酒话桑麻,人的身体从里到外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舒适感,这吊锅能吃出几分豪气。吃吊锅不但是在享受口福,而且吃吊锅还具有行气、健脾、暖胃、养胃、散寒的功效,虚寒畏冷的人群冬季尤其需要多吃吊锅,对身体大有裨益。

  故乡在大别山区,很多吃吊锅的食材都是乡民自己种的,很少施化肥,保持了纯正天然的味道,非常好吃。故乡吊锅的食材很丰富,常见的香脆可口大萝卜为打底菜,加入木耳、莴笋、玉米、香菇、竹笋、红薯丸子等,再加入炖好的肉食,荤素搭配,好吃不腻。吃吊锅和吃火锅还有一个区别,吃吊锅的食材都是要经过炒制再入锅的,相比吃火锅的涮来说更入味。

  记得我还在故乡教书的时候,冬日最常去吃吊锅的地方是一个作坊式小餐馆,店铺不大,供奉着财神爷的雕像,香火缥缈。店里摆了七八张桌子,桌下放着红泥炉子,店面基本没装修,只铺了廉价的地砖,可以说是简陋之极。可就这一个小店生意却出奇得好,我每次去光顾的时候总是顾客盈门,热闹非凡。故乡吊锅基本上都是以新鲜的猪肉、鸡肉、牛肉、羊肉为主,这家店吊锅的主菜却是腊肉和炸豆腐。腊肉是农家在老坛里腌制的,再过火熏一遍,最后挂房梁上风干。经过这些步骤,腊肉的风味别具一格。等吃吊锅时店老板会把腊肉过水煮一遍,再切块,腊肉晶莹剔透,味道浓香。油豆腐则是农家自磨的豆腐,切成长条,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后储存。在炖腊肉的吊锅中加入油豆腐煮上十分钟,一口下去,豆腐里面的汤汁溢出来,满嘴留香。

  在故乡吃吊锅吃上两三个小时不稀奇,要的就是那份闲情逸致。屋外朔风凛冽,屋内温暖惬意,大家围在一口锅旁边,痛痛快快地吃,红红的炉火映红了人们的脸庞,浓郁的鲜香在人们的味蕾上流淌,在寒冷的冬天,吊锅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暖意,还有缕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