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25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01

月饼“轻装” 引领节俭风

 

□本报记者 何佼阳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来临,团圆的日子最是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情怀。在21世纪只有4次中秋国庆双节在一天,这更是寄托了人们“祈团圆、迎国庆,共筑家国梦”的情怀。

  中秋月饼是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无论是月饼本身,还是与之相关的行业变化,每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中秋文化的创新发展。

  连日来,记者走访贵阳市多家大型超市和商店发现,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中秋月饼“轻装上阵”,给月饼“减负”包装,形成了一股清新的节俭之风。

  记者了解到,不少商家除简约版礼盒包装外,还用纸包或塑料真空袋包装。在外包装和分量上,以简约风和“袖珍”版的月饼作为卖点,吸引着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这种散装月饼味道确实不错!从简包装的月饼不仅实惠,而且更有利于环保。相比起原来‘里三层外三层’包装的月饼,我更愿意买这种散装的!”正在超市柜台前称重的王女士竖起大拇指说。吃月饼注重的是感受传统文化习俗和月饼本身的口味,包装越简单约好。无论是送朋友还是买给家人,这份味美而不追求“高颜值”的中秋之礼,都是她的首选之物。超市的导购员也表示,与往年用夺目的外包装吸引眼球不同,今年更多品牌商家更注重口味、品质的宣传,月饼的包装更崇尚简约。

  正值九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来到贵阳市区的一家糕点商铺,记者看到礼盒月饼包装简单大方,一层方形的纸盒里装着一块块精致的月饼,除按口味不同区分之外,置物架上还摆放着“大小不一”的中秋月饼。

  商家负责人张先生说:“我们家加工的点心食品都是纯手工无添加制作的,不宜长时间存放,为避免消费者一时吃不完造成浪费。今年推出了中秋月饼单个售卖和购买‘小分量’的消费形式,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按量售卖。”他还说,“跟风”节俭“潮流”,降低了包装成本,“袖珍”版的月饼更适合现在年轻人尝鲜的消费观念,更加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们前来体验“月饼手工制作”活动。戴上口罩、帽子和手套来到烘焙房。

  眼前,大家跟着烘焙师傅的示范一道将面皮搓圆后摊平,然后把馅儿料放在中间,以食指和拇指的力量慢慢向上收口,合拢后滚上面粉……不一会儿,一个个月饼便成型了,香气四溢的月饼伴着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活动室里。

  参加体验活动的小朋友小希开心地说说:“以前都是吃包装好的月饼,今天跟爸爸妈妈一块儿动手做月饼,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李先生说,带着女儿来体验手工制作,提高了孩子的DIY动手能力,我们按照自己的口味选择月饼馅料,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看着自己做成的一个个月饼,大家更有干劲儿了,又兴致勃勃地投入制作,大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提前感受到了中秋的节日氛围。

  月饼寓意团圆美好,中秋节是合家团聚、万家团圆的节日,远在外地的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过节。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有的家庭会与家人一同在外面的餐厅聚餐,共度佳节。

  记者来到餐饮店,看到“光盘行动”“节俭美德”“剩餐打包”等字样的宣传标语通过电子屏、贴纸等方式呈现在商店的醒目位置。

  “先生,十八个菜了,温馨提醒您点半份或减一些菜品。”在餐馆前台,记者看到张先生正在为中秋团圆夜提前订餐,点餐服务员一边浏览着客人已点菜品,一边提示着客人点单数量,并建议荤、素合理搭配。

  “在点餐的过程中,本想把家里人爱吃的美食都点齐,却被服务员友情提示分量足够,仔细一看发现有些菜确实重复了。”看着点好的菜单,张先生笑着说,非常满意这种做法,餐馆推出“半份”的办法,在确保想吃的菜都能吃到的同时,避免点多了浪费。

  节俭过中秋,节日更有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在成为贵阳餐饮企业和市民的共识。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出台以来,记者走访发现,为营造“勤俭节约”的用餐氛围,贵阳市餐饮企业积极行动,纷纷通过集合菜品、推出小份菜、根据人数推出套餐等妙招来杜绝餐饮浪费,正逢佳节订餐“高峰”,不仅感受到了传统节日里浓浓的中秋情意,更感受到“节约是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观念正一步步深入广大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