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1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9-17

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从建议“新”到办理“实”

 

□本报记者 李 丽

 

  提案标题: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案者:民盟省委

  主办单位:省财政厅

  会办单位: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

  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民盟省委提交了《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案,被确定为省委办公厅全程了解督办重点提案。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通过对省直部门及市(州)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地调研,民盟省委发现,贵州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相关的制度规定、评价机制以及目标考核已经初步建立,特别是及时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这为我省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共性问题仍然存在,如绩效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绩效管理基础薄弱、制度缺失,相关制度体系有待建立,部分专项资金尚未制定专门的绩效管理措施,少数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管控薄弱,监管不到位,重投入轻产出,部分项目的实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绩效管理的工作能力有待提升,有关绩效目标和指标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不足,绩效目标分解细化和量化不足,评价标准的操作性不足等。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有待加强,从近年第三方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来看,评价结果没有进行公开公示,没有实施预算挂钩,没有进行激励约束,没有完全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目的。

  根据相关政策精神,民盟省委在深入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建议:一是加大对中央及贵州省相关文件精神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推动绩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尽快落实。二是狠抓贵州省新出台的预算绩效管理文件的具体落实,各地各部门及时形成具体可执行可操作的政策举措或工作方案,压实主体责任。三是加强对基层绩效管理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提高具体操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我省全面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协调性。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事中”管理,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研究,完善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的跟踪监控机制。五是推动第三方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实施本级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调整的良性互动机制。六是落实“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工作机制。按照中央及省的相关工作部署,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政府绩效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履职尽责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省财政厅作为提案主办单位,十分重视,特地会同民盟省委以及提案执笔人召开了座谈会,就提案相关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作了详细答复。

  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相关批示,在实际工作中也广泛开展调研、培训等。针对提案所提出的问题,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分级分批组织开展培训,并运用好各种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提升绩效理念,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我省预编绩效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基础上,着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压实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工作职责,制定专门的绩效管理措施,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控,确保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围绕打通预算绩效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省财政厅将加强摸底调研,建立市(县)工作半年报机制,收集整理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好的经验、成功做法广泛推广借鉴,努力实现共同提升。将绩效管理各环节工作纳入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上下联动,有效推进市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引导和规范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各级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加快推进市县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民盟省委表示,对此提案办理及回复非常满意,相信我省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将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