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7期 本期2816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9-16

娄 师 德 之 德

 

□孙秀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昌盛王朝之一,人才辈出,强手如云。因而,不可一世,飞扬跋扈之人俯拾皆是;而忍让谦和,宁静淡泊之士,却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身位高官,手握大权,却和蔼可亲,谦卑到尘埃者,娄师德算一位,可谓典范。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

  相信许多人了解娄师德,是从那个著名的“唾面自干”的故事中熟悉的。

  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将要赴任时,娄师德问他,“我没什么才能,却占着宰相的位置;现在你又被任命为一州的长官,我们兄弟俩得到的荣耀宠爱实在是太多了,这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你用什么避免灾害呢?”他弟弟就跪下说道:“从今往后,如果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就自己擦干唾沫,不跟他们计较。这样大概可以不让哥哥担忧了吧?”不料,娄师德听后却说:“你这样做更叫我担忧!别人唾了你的脸,是因为生你的气;你擦了唾沫,这违反了他人的意愿,只能加重他人的愤怒。你应该这样,他人朝你脸上吐唾沫,你不要擦,让它自己风干,而且还要笑着接受他人的唾沫。”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由来。

  娄师德真可谓量大如海,涵养高深,容忍之最,使人敬佩。娄师德的故事还有许多。

  一次,他和另一位宰相李昭德一同入朝。娄师德因为身体肥胖,行动缓慢,李昭德多次等他,他都不能跟上,李昭德于是很不耐烦,怒骂道:“真受不了你这个挨千刀的乡巴佬。”娄师德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从容回答道:“如果我娄师德都不算乡巴佬,哪还有谁是乡巴佬呢?”

  据《御史台记》记载:武则天曾颁布禁杀令,严禁捕杀动物。娄师德时任监察御史,他到陕县视察,当地的官吏为了讨好他,特做羊肉给他吃。为此娄师德质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杀羊?”厨子回答:“此羊是被咬死的。”娄师德明知羊是厨子所杀,但事已如此,多说也无益,于是笑着说:“这只羊倒是蛮懂礼节的。”过一会,厨子又端上了红烧鱼,娄师德又问原因,厨子又答道“这也是豺狼咬死的。”娄师德不禁大笑道:“傻瓜,你为啥不说是水獭咬死的呢?”娄师德用幽默和宽容化解了尴尬。从此,“豺狼咬鱼”的故事便流传了下来。

  而娄师德的封号“贞公”的来历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原来女皇武则天对娄师德的才干和为人都很赏识,却唯独不相信娄师德不近女色,于是就亲自试探。一日,武皇传旨娄师德深宫密谈。武则天打扮得妖娆华贵,风韵依依,举手投足间含情脉脉,风情万种,要知道,武媚娘可是个大美人呀。对于武则天的暧昧之举,娄师德赶忙下跪,长揖不起。女皇羞答答地说:“此处唯朕与爱卿,寡人与爱卿同乐,何欲自讨无趣呢?”娄师德正色道:“回禀吾皇,女有节妇,男有忠贞,欺君之罪,实不敢当!”武则天听后乐嗔道:“你呀,简直是个‘贞公’!”娄师德听了,赶忙乘机附和:“谢主隆恩,赐臣‘贞公’之封!”至此,娄师德又多了一个“贞公”的皇封。

  娄师德之“德”,真是赢得了众人的口碑,一千多年过去了,还常常被人提起。尽管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他贪生怕死,过于圆滑。众所周知,在武则天统治时代,官场充满了血腥和杀戮,诬陷和告密之风盛行,一不注意,就容易掉进各种“坑”里。娄师德作为封建时代的大臣,出将入相几十年,为官清廉,为人憨厚,为政有才干,从不招惹祸害,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