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办理同发力 补齐城市应急短板
□本报记者 何佼阳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灾害、犯罪、消防事故等安全问题。安全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前提,而应急管理是安全的保障。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2019年上半年因自然灾害共造成220.4万人次受灾,10余人遇难,经济损失31.32亿元,故有序化、科学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目标。
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致公党省委提交了《关于推进我省现代化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建议》提案并祥确定为省委办公厅全程了解督办重点提案,提案提出的建议为全省建设现代化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出谋划策。
基于贵州大数据发展的先行先发优势,迫切需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更是回应人民需求、响应国家要求的必行之事。
“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建设广域覆盖的部门协作共享的数据感知网络,打造统一应急平台入口”是当务之急。提案认为,基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省大数据产业的优势,促进我省城市应急系统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改造升级;要建立集应急数据监测、应急指挥联动、应急科普宣教为一体的政府与群众双向互动的智慧应急信息系统;要汇聚各方力量,联合建设预警平台。采用一个平台多种功能的模式,把多部门的需求集合在一起,实现多功能系统集成。通过“云端”实现信息互通互享,终端实现多功能一体化,将一些职能部门和商业功能集合起来,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倾力打造应急体系互联互通环岛。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化的应急融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提案还对加强群众对安全应急知识的普及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提了相关建议。
提案主办单位省应急管理厅与会办单位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省大数据局省大数据局通力协作,会同有关地区和部门,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已将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工作提上工作日程。
省公安厅已将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纳入“十四五”我省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规划。大数据综合汇聚分析系统、视频监控资源共享系统、警情实时汇集分析系统、全省统一的接警系统、联勤联动合成作战系统……以上系统建设将有效提升公安机关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省公安厅将积极对接省应急管理厅,统一有关系统的数据接口,最大限度共享资源信息,配合省应急管理厅建设全省统一的应急平台。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建成“智慧工地”系统,并充分利用平台数据分析、预警及远程随机抽查,强化应急管控。同时,积极开展数据共享,出现应急事件配合应急管理部门共同应对,形成妥善处理应急事件合力。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百姓安全应急知识的普及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提升突发事件的初期预警和处置能力,利用每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行业实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以进企业、进项目、进集社等多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标准流程、应急科普知识、应急处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宣传。
近年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积极搭乘贵州大数据发展“顺风车”,始终以灭火救援和社会火灾防控为中心,全力开展“云上贵州智慧消防”大数据建设,构建了消防“一张图”平台,实现了消防内部数据和部分行业部门及社会单位数据的汇聚分析,进一步开放共享自身平台和数据共享接口,积极配合开展应急平台的建设实施,全力推进工作进程。
围绕“数据资源资产化、数据治理现代化”的思路,省大数据局深入实施“一云一网一平台”提升行动,全面支撑我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结合提案建议和工作实际,省大数据局规划了三大工作计划:一是全力推动提升“一云一网一平台”,夯实部门数据共享“大基础”,做好应急“大系统”。二是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提升风险防范化解、突发事件处置实战应用水平。三是通过标准化的途径规范整合应急管理领域基础信息、监管信息和信息化资源,为我省应急管理领域大数据应用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