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14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9-11

回应委员关切 红色文化载体建设提速

 

□本报记者 王 吟

 

  9月3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通知》。其中,贵州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入列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名单。

  据悉,贵州已有晴隆二十四道拐、镇远和平村旧址、独山深河桥三处抗战遗址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名录。

  贵州是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实现伟大转折之地。辛亥革命以来,贵州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贵州籍或牺牲在贵州的革命烈士就有数十万名,但绝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旷继勋、林青等是贵州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匪反霸、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等历次保家卫国的激烈战斗中,一批贵州优秀儿女英勇献身,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其中不乏著名的战斗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念。

  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何冀联名杜丹、刘朝容、孟建华、温贵钦、陈再天、季可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建立贵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建议》提案也应时而生,并被确定为省政协提案委商有关承办部门确定的重点办理提案。

  提案中指出,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了《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明确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目标任务,提出要规划建设好烈士纪念设施,完善弘扬英烈精神红色教育基地体系,营造尊崇英烈铭记功勋的浓厚社会氛围。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追忆历史,缅怀先烈,教育下一代,建议在贵阳建立贵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

  关于建馆的目的和意义,提案认为,一是能够在全省形成尊重烈士、崇尚英雄模范的良好风尚。二是能够集中全面展示贵州革命烈士的光荣和风采。 三是能够为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基地。四是能够丰富烈士纪念日活动的内容和拓展受教育的形式。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将每年的9月30日设立为革命烈士纪念日。这一天,省党政军领导和贵州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代表都要去贵阳解放纪念碑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敬。由于纪念活动内容仅限于瞻仰纪念碑和敬献花篮、鲜花,缺乏更直接直观的教育载体。建立纪念馆,可以使纪念活动内容和方式更加完整、丰富和生动,延伸和扩大教育效果,也为这些机关和单位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供场所。

  提案还就贵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展的对象和内容,筹建地点和方式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今年4月,会办单位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提案意见建议给予了答复时表示,请省委宣传部牵头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就该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形成专题报告呈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之后,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请示汇报,积极配合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做好“建立贵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申报的相关工作。

  5月,省委党史研究室在会办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贵州的红色历史厚重,是只建单一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还是综合性的贵州革命历史纪念馆,值得认真统筹和考虑;二是建立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十分宏大的工程。结合以往申报纪念馆层级多、周期长、程序复杂的实际,建议依托已有的展馆改建陈列馆来纪念贵州革命英烈,并按相关程序逐级报批;三是贵州省军区正在筹划建设贵州革命军事馆,可考虑与之合建,将贵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单列,作为重要展陈部分。

  5月19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就此提案会办答复如下: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做好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内选址用地的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广泛开展英烈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挖掘,大力宣传贵州英烈的英雄模范事迹,弘扬革命烈士的斗争精神,为贵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6月,省委宣传部在答复中指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安排部署和责任分工,牵头做好有关工作。至此,建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已经进入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