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1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9-10

返乡种烟农民工杨明友:回家种烟做老板

 

□吴清海 景林飞

 

  这几天,看着烤出的一炕炕金黄的烟叶,杨明友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真是无比正确。

  “今年我第一年种烟,种了50亩,按现在的烘烤情况,净利润肯定超过10万元。”说起收益,杨明友笑得合不拢嘴。

  杨明友是务川自治县泥高镇泥高社区的居民,是一名仡佬族烟农。泥高社区有悠久的种烟历史,目前的支柱产业是烟叶种植。

  杨明友今年是第一年种烟。在此之前,他一直辗转于浙江、广东等地的建筑工地打工赚钱,每年春节时才回来与家人短暂团聚,年后又得整装出发,承载着一家人生活的希望不舍地回到由钢筋水泥搭建成的冰冷工地上。

  按照惯例,今年年后杨明友还是要出去打工的,不成想却被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拦在了家中。

  不能外出,意味着一家人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孩子们要上学、家里人要吃饭,这都需要用钱。那段时间,杨明友没事就坐在家门口,望着远山发呆,脑子里不停地思索着可能的出路。

  在与乡亲们聊天的过程中,烟叶种植这个出路进入了杨明友的视线。与其它作物比较后,杨明友打定了主意。他找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泥高烟站的工作人员,反映了自己种烟的想法和家庭情况,也诉说了自己因为没有种烟经验而产生的担忧。

  事情比想象的顺利。“没想到他们早就考虑到了,知道今年会有像我这样的村民没法出去打工。”杨明友说。

  按照杨明友的意愿,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调整了50亩种烟计划给他,还联系银行向其提供了低息贷款用于流转土地和购买种烟物资。至于种烟经验,泥高烟站表示有专人指导,杨明友只需积极配合即可。

  “50亩的规模,对于第一次种烟的我来说听起来有些大。但烟站告诉我,如今种烟比较轻松,缺资金可以贷款,缺人工有合作社帮忙,我主要负责管理。”杨明友说。

  耕地起垄、移栽覆膜,在烟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杨明友将一棵棵幼嫩的烟株种进土里,同时也种下了一家人的希望。

  在烟田里给杨明友帮工的村民都喜欢喊他“杨老板”。杨明友喜欢这个称呼。每次听别人称呼自己“杨老板”时,他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满足感。在杨明友看来,自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仅从一名领工资的打工仔变成了发工资的“老板”,收入也比打工时高了不少,并且还能照顾家人,这换作任何人都会有和自己相同的感触。

  现在,烟叶到了采摘烘烤时节,杨明友请了12个人轮流来帮自己采摘。

  对待来帮工的村民,杨明友很是大方,不仅管吃,还管接送,工资更是日做日结,从不拖欠。他打算好了,明年还要继续种烟做老板,有机会的话还要扩大规模。

 

4200-4-1.jpg 

杨明友在烟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