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颗星星都闪亮
——记南明区中信学校教师彭长仪
□本报记者 刘启靖
“只要能解决温饱问题,我一定不会做别的选择,流动人口儿童更需要多加关怀,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每一颗星星都闪亮,必将汇成最美浩瀚星空。”贵阳市南明区中信学校教师彭长仪说道。与这个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已经20余年了,送走了一批批毕业学生,彭长仪觉得越是家庭比较困难的孩子越懂感恩,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堆小礼物,卡片、小音乐盒,象形石头……这些都出自不同时期的毕业学生之手。
桌子上的一钵自制手工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以百事可乐瓶子为花钵,用各色吹塑纸做成花朵。彭长仪说,这是一个学生自己做来送给我的,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名如其人叫陈美,父亲早逝,妈妈一个人靠卖蔬菜养活他们姊妹三个,她的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也读我们学校。今年她已经大二了,读贵阳学院。从我们学校初中毕业这么多年,陈美基本年年教师节都来看我,她说,现在没有钱给我买礼物,只能自己做……其实,她已经把最好的礼物给我了。
记者采访陈美了解到,读五年级时她爸爸过世,妈妈六神无主,告诉陈美脚下只有两条路,一是带着他们三姊妹回农村,二是陈美辍学帮妈妈一起看菜摊。彭老师当时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得知她家里的情况后,多次去她家里给她妈妈做工作,说陈美成绩很好,很努力,不读书太可惜了……妈妈在彭老师的劝说下请小姨到贵阳帮她看菜摊,这样陈美才得以继续读书。此外,彭长仪还经常去她家送米、送衣服……
彭长仪说,自己的能力太小了,能为学生做的太有限,现在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都高度重视。学校在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的关心帮助下,同建校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她相信贵州的教育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