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2期 本期280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9-03

仿山伏击——冀鲁豫边区抗战史上最大的夺粮战

  

□王贞勤

 

  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可以说是粮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民同敌人围绕粮食展开了殊死争夺。1944年7月1日,冀鲁豫边区抗战史上一场成果最大的伏击夺粮战,在鲁西南的仿山展开了……

  

一条“大鱼”

  1944年6月30日中午,骄阳似火,定陶县城西20里许的姚堂村,好似被罩上一个大蒸笼,热得透不过一丝气来。

  村西头一处毫不起眼小宅院的三间正房,是定陶县共产党领导的本土抗日武装——县基干大队的临时指挥部,大队长程树勋、副大队长潘凤举和副政委何舟围坐在一张八仙桌前,正在研究粮食保卫战的事情。

  “大队长,高秀峰来了,说有紧急情报!”忽然,警卫员进屋来报。程树勋等人忙打住话头,请他赶快进来。高秀峰是我方安插在日伪盘踞的定陶县城的骨干情报员,这么热的天大老远赶来,带来的一定是条“大鱼”。

  “程大队长……重要情报……鬼子明天要往菏泽运粮了……”高秀峰一边喘息,一边把掌握的情报全盘“端”了出来。

  原来,定陶日伪军这两天在县城附近强征大车(四个轱辘的牛马拉太平车),说是要下乡抢粮,其实就是准备往菏泽运粮。粮食约有100大车,20多万斤,另有3车其他军用物资,随行的还有11名伪军官太太……为防八路中途截粮,鬼子派伪军中队长贾相亭率300多伪军重兵押运。

  “果真是条‘大鱼’,我们已等候它多时了。马上通知中队干部开会,不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粮食再夺回来……”程树勋同潘凤举、何舟碰了一下头,命令身边的参谋人员说。

  日寇占领定陶后,随着日伪军的连续“扫荡”、抢粮和顽杂军的骚扰破坏,定陶抗日根据地遭受严重破坏,极大地削弱了全县抗日军民的物质基础。没想到,“屋漏偏逢连阴雨”,定陶以及整个鲁西南地区1942年遭到百年未有的旱灾,1943年又遭到严重的蝗虫灾害,许多村庄接连出现外出逃荒、卖儿卖女,甚至饿死人的现象。为此,中共定陶县委、民主县政府在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的同时,领导开展以生产自救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运动和经济财政建设,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努力,终于战胜了困难,领导根据地人民度过了两年灾荒。

  1944年初夏,鲁西南大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诱人的金黄,麦子陆续成熟,丰收在望。面对连续两个灾年后的第一次丰收,我方制定了一系列保卫麦收的部署。日伪军的粮食同样匮乏,他们到处疯狂地抢夺小麦,我方军民尽管奋力自卫,还是被他们抢去不少。

  “能否想办法把敌人抢走的粮食,再夺回来?”县基干大队的领导们商量。

  “这个问题不难,县城内有不少我们的情报员。我通知县委敌工部部长程亮,这段时间,他们的中心工作就是盯紧敌人的粮库!”中共定陶县委书记、县基干大队政委杨用信说。

  随后,我方潜伏在县城内的情报人员,都密切注视着敌粮库的一举一动。当敌人强征到许多大车和牲口,并通过隐蔽在伪军高层的内线掌握到确切情报后,他们就第一时间将这一重要情报报告了县委和基干大队。

  

布下罗网

  晚上六时许,大队500余名健儿都早早吃过了晚饭。程树勋一声令下,大队人马朝仿山方向进发了,驻地距离仿山不过十几公里,足以在天黑时分赶到目的地。

  夜幕降临,部队如期到达各预定阵地,并很快布下天罗地网:一中队中队长孔令芹率部埋伏于城北荆庄,任务是切断敌人退路,阻击定陶增援之敌;二中队中队长李丕芝率部埋伏在游集南地,任务是迎头截击逃往菏泽的运粮伪军,并随时准备截击菏泽增援之敌;三、四中队和县委调集来的民兵,在何舟的带领下,埋伏在仿山附近的公路两侧,是这次截击战的主阵地;程树勋、潘凤举则亲自率领全副武装的部分精干队员,携两挺机关枪,隐蔽在城西北一里地的魏庙村附近,以阻击城里日伪军的增援。

  与此同时,为配合此次伏击战,在鲁西南军分区的部署下,菏泽县大队派出两个中队及距仿山最近的王登伦率领的青邱区区队,迅速开进菏泽东南郊的菏定公路两侧设下埋伏,密切监视菏泽方向的敌人。

  程树勋为何将主伏击地选在仿山呢?这是由仿山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位置决定的。

  仿山位于定陶西北6公里,系周朝诸侯国曹国历代国君墓地。曹氏后人将先祖墓地不断封土加高加大,逐渐形成了“崇三十丈,延环百里”的高阜,因其突兀如山,故称仿山。另外,这里山岗嵯峨,古木参天,庙貌雄伟,丰碑林立,是鲁西南一带著名的浏览胜地。定陶至菏泽的公路就在仿山脚下,在这一览无余的平原地带,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伏击地。

  

成功夺粮

  7月1日,黎明。“咣……当……”静谧的定陶北门,突然大门敞开,城里出来十几个骑马的伪军,他们一路搜索着朝仿山方向而来。大家都清楚,这是敌人的“开路先锋”。于是,大家按照昨天的“预案”,在做好隐蔽工作的前提下,放他们过了仿山。

  不大会,定陶北门口处一片嘈杂,敌人的运粮车队终于出动了。

  “快点,都给老子快点,到了菏泽,皇军大大有赏!”运粮车队中,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家伙,一边不断呵斥着身边慢腾腾似乎还没有睡醒的伪军,一边用一双小眼睛贼似的乱瞅着城外的一草一木。他叫贾相亭,是定陶伪军中队长,也是这支运粮车队的指挥官。

  “打!”何舟见运粮队伍已全部走进伏击圈,高喊一声,下达了战斗命令。于是,早就等得眼睛冒火的战士们,对准公路上大摇大摆的敌人猛烈开火。顿时,整个仿山两侧枪声四起,打得不少伪军人仰马翻。

  接着,战士和民兵们一跃而起,迅猛杀向敌人,奔向粮车,消灭掉押车的敌人,赶着一大长串的牛车、马车,转向公路以西,朝我城西根据地大王庄一带快速转移。

  “谁也不许跑,快去追粮食!”贾相亭很快稳住了神,掏出手枪逼迫伪军们去抢粮。伪军们这时候满心想的是保命,没人拿他的命令当回事。突然一颗子弹飞来,正中贾相亭的脑门,脑袋立刻被打开了花。

  前头的几十个伪军往菏泽方向逃窜,刚跑出不远,即遭到李丕芝带领的二中队的迎头痛击,敌人哪里还敢抵抗,把枪一丢就四处逃命去了。

  一百多个担任后卫的伪军,伏击的枪声一响就赶紧转身往定陶城跑,不料又遭到孔令芹所率一中队的堵截。原来,一中队刚才对他们“网开一面”,一枪未放将他们放了过去,就是为了“关门打狗”。这部分敌人哪里还敢恋战,不是弃枪而逃,就是跪下来投降。

  定陶城内的日伪军听到城北方向枪声大作,知道大事不好,慌忙组织人马出城救援。听到战斗打响后已运动到城北门外设伏的程树勋、潘凤举他们,立即开枪阻击,同时边打边撤,把敌人一部引向魏庙村附近。另一部敌人继续往仿山方向增援,不一会又遇到孔令芹他们的顽强阻击,敌人难以前进半步。

  不到半个小时,仿山的截粮战斗就胜利结束。程树勋、孔令芹见战斗目标已经达到,也带领大家先后撤离了战场。

  这次战斗,定陶县基干大队共毙俘伪军50余人,同时俘获11名伪军官家属,夺得20多万斤小麦和一大批其他物资。此战也是在整个冀鲁豫边区抗战史上,我抗日军民夺粮最多的一次成功战例。

  

 4196-3-3.jpg

今日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