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3期 本期2751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王世杰委员建议:

 

对实体经济实施“降息” 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贵

 

□本报记者 陈 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各级各部门采取了系列措施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公告,提出今后贷款利率要参考LPR进行定价,这将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起到为实体经济“降息”的作用。但从当前企业实际感受度来讲,融资难,特别是融资贵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为此,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副省长、民革省委主委王世杰提交了《关于对实体经济实施“降息” 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贵问题的提案》,建议对实体经济实施“降息”,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贵。

  王世杰委员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二元化的利率调控模式,一方面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通过调整各类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走势,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水平。通过两类调控方式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整个利率体系的调节。但在这种模式下,虽然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虽然人民银行已明确今后贷款利率要参考LPR进行定价,但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还未彻底取消,部分银行发放贷款时仍习惯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王世杰委员建议,尽快明确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加快解决“利率双轨”问题。

  “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公告,LPR是由报价行根据本行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报出。目前LPR报价行共18家,但主要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缺少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王世杰委员说,为提升中西部地区中小地方法人利率市场化参与度,推动LPR更全面反映我国贷款利率水平,建议将部分中西部地区中小地方法人纳入LPR报价行范围,提升其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切实降低中西部地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王世杰委员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等政策性贷款,能有效支持特定群体得到贷款支持的情况下,节约利息支出,对稳定就业、巩固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王世杰委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此类贷款不参考LPR定价,保持在一个合理较低范围,同时通过财政补贴和奖励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对承办政策性贷款发放的金融机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切实发挥普惠金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