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804期 本期2744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5-15

登临真正的高峰

 

□杨兴文

 

  经过30多天的反复拉练和高海拔适应,李军和9位B组山友终于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北坡,抵达海拔8400米的突击营地。他们是15点20分到营地,计划进行最后的准备,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机会于凌晨冲击世界之巅,从而完成多年以来的梦想。

  哪怕珠峰北坡地形陡峭、气温极低、空气稀薄,会给生命带来考验,大家还是难以平复心中无比激动的情绪,10个队员跃跃欲试,为冲顶做着充分准备,他们完全有信心冲顶成功。在10个队员喜出望外时,陡然发生谁也预料不到的意外事件。

  21点30分,营地的话机里传来噩耗,A组在登顶成功后下撤到海拔8650米位置时,来自浙江的山友夏剑峰突然出现脑水肿症状,处于神志不清、轻微昏迷的状态,完全失去行动能力。在夏剑峰生死攸关的情况下,距离遇险山友最近的突击营地,应该承担紧急驰援重任,帮助抢险人员极力营救。

  听见消息几分钟,登山活动总指挥、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气喘吁吁地冲进B组山友营地,问他们10个人是否愿意让出向导及设备。登顶珠峰成功,是B组队员多年来的梦想,不过他们都知道,登山强调的是不畏艰险,如果真正危险到来,就要果断学会放弃,个人力量是弱小的,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困难。登山精神的最重要之处,就是要为生命全力以赴。

  在尼玛次仁征求意见时,B组的人觉得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同意让出自己的向导和设备,全力支援高海拔救援。在非常重要的时刻,李军和山友让出宝贵的60多瓶氧气,15位向导,救援人员开始挽回夏剑峰,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战,终于成功挽回他的生命。

  紧迫的救援行动,消耗了高山向导的大量体力和精力,原来B组山友打算用于冲顶的氧气储备也剩余无几。在人力、物力均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B组的冲顶计划被迫取消。李军和山友带着遗憾向近在眼前、触手可及的世界之巅挥泪告别。

  在冲击世界之巅的证明书上,李军和队友停止在8400米位置,停止在隔珠峰最高处仅仅差400多米的垂直距离,停止在让他们充满遗憾的高度!他们果断放弃梦想,并非体力不支,无法完成最后路程,而是为了挽救A组山友夏剑峰的生命。

  李军是来自陕西的登山爱好者,憧憬登上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自从登山以来,李军先后11次穿越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主峰,两次攀登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山,并成功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才取得中国登山协会同意登顶珠峰的资格。

  为了登顶珠峰,李军已经几年没有做生意,既放弃买房,又放弃换车。他为登珠峰付出很多费用,给登山公司就交30万元,路费和各种装备用去10多万元。他放弃登顶,是放弃40多万元的付出,酝酿几年的梦想,结果在距离成功仅有400余米之处戛然而止。

  B组队员格外痛苦、崇高的选择,让他们百感交集。下山时大家的心情很复杂,都是含着眼泪慢慢地告别珠峰的。队员来自五湖四海,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为了实现登顶珠峰的梦想,有的人甚至将房产抵押。而错过机会,不少山友的条件,已经无法支撑他们从头再来。

  经过3天奔波,夏剑峰被送到拉萨,经过医生观察,身体状态平稳,已经没有问题。在庆功宴上,夏剑峰情绪激动,说话时几次哽咽,前后停顿五六次,才将他的话讲完。在给予自己第二次生命的同仁面前,夏剑峰忍不住说:“为了抢救我导致B组山友无法登顶,我感到很内疚。回家后我准备带着子女,挨家挨户到B组队员家里致谢,同时告诉孩子是你们让我活下来的。”

  看到夏剑峰健康地活下来,B组山友认为用10个人的梦想换取他的生命,既是应该的,也是非常值得的。他们向珠峰献上的礼物特殊而珍贵,不是登顶珠峰的记录,而是生命至上、关爱他人的精神升华。回到拉萨的宾馆里,李军觉得登山的意义,不能只在于脚下的高度,而是让心灵无拘无束地驰骋,是让双唇亲吻天空,是让太阳照进心里,是让星星在灵魂中闪烁。

  即使李军及队友没有攀登上珠峰顶部,他们也已经登临生命的高峰,凭借自己的梦想,拯救别人的生命;他们已经登临心灵的高峰,用无悔挥别遗憾;他们已经登临精神的高峰,用崇高告慰追求。与登顶珠峰相比,登临生命、心灵及精神的高峰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