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2期 本期274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5-14

苗族“锦鸡起舞”的发源地幽幽深谷中的丹寨麻鸟村


□夏俊杰


  麻鸟村位于丹寨县排调镇东南部的雷公山腹地,这里山高谷深,山峦叠嶂,远远望去,寨子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寨脚梯田层层叠叠,四周是幽幽深谷。闻名遐迩的锦鸡舞就发源于这里,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亚族群。

  麻鸟村是锦鸡舞的发源地,锦鸡舞是模仿锦鸡动作而舞。“麻鸟”在苗语中与锦鸡舞并没有直接关系,其系苗语音译名,意为“卖鼓”。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麻鸟村最早迁入的祖先余万沿都柳江来到这一带,发现此地水源充足、山林丰茂,非常适宜人居。但是已有人先居住于此,并插标立界。于是,余万将带来的一面鼓卖掉,买下这一方土地落居,“麻鸟”因此而来。

  这支苗族的祖先来到这里后,没有田耕种,他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后因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小米助他们度过饥荒,锦鸡也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于是,他们模仿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又模仿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舞,这就是锦鸡舞的最初起源。

  近年来,以麻鸟为代表的锦鸡舞,经过县文化艺术团的编演,奔向全国,走出国门,为丹寨,为黔东南,乃至贵州,争得了荣誉。2006年,锦鸡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锦鸡舞又摘取了“多彩贵州·金黔奖”。麻鸟,也因此被贵州省列为民族文化重点保护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一,被誉为“中国锦鸡文化之乡”的称号。

  麻鸟村,有天下第一锦鸡舞的民族芦笙文化之乡的美称。这里古树参天、梯田层层、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古朴淳浓、典雅独特,是一个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民族旅游村寨。

  这里有享誉国内外的“锦鸡舞”;有红豆杉、水杉、榉木等国家级保护树种;有独具一格的古老苗族民间“干栏”式住宅吊脚楼;有五彩斑斓、工艺精湛和艳丽多彩的传统织锦、编带、刺绣、蜡染等民族服饰;有做工精细、美观适用的竹饭包等等。

  这些不同形式记录着的苗族历史遗迹,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一睹锦鸡舞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