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731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4-21

威宁:“四度法则”助推“威货出山”

 

□刘军林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立足自身优势产业,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以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商品化、特色化为抓手,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创新举措抓好抓实产销对接工作,运用“四度法则”助力“威货出山”,为带动更多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提供了强力保障。

 

增加“长度”

  多措并举拓展销售市场,分赴广州、虎门、成都、重庆、长沙、厦门等地开设威宁蔬菜专售档口;抽调人员成立市场营销组,下设3个营销专班。第一个营销专班负责开拓省内团餐市场,与贵州现代物流集团合作,启动校农对接、产销扶贫“123”模式,促进以订单形式链接县域蔬菜基地,实现有序供应,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产供销链接机制;第二个营销专班负责通过商务渠道开拓海外市场;第三个营销专班负责开拓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市场。

  同时,全力推动菜鸟、威盟、圆通等16家物流快递企业、12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317个农村淘宝淘帮手服务点、421个贵农网乡村电商服务站促销农产品,线上线下共促“威货出山”。

 

加强“厚度”

  修建占地面积1550亩的威宁·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蔬菜产地市场),第一期项目占地500亩,配套8.8万平方米冷库、加工分拣月台配套区4500平方米、交易区4.4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场平、正施工地面建筑,预计6月建成投用。

  威宁江楠包装箱厂含泡沫箱、纸箱、胶筐、封箱胶带、制冰厂,占地面积100亩。建成后,可年产350万只以上泡沫包装箱及塑料筐、编织袋、塑料瓶、冰瓶、包扎带等包装材料,主要供应县内精品蔬菜产地市场及周边地区,满足农产品的各式包装需求。

 

提升“亮度”

  在全县范围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工作,已完成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200余万亩,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153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威宁荞酥、威宁苹果)、农产品有机认证7个(苹果、黄梨、茶叶、苦荞、苦荞茶等)。

  目前,全县累计获得1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地标证明商标7个(威宁洋芋、威宁荞酥、威宁苦荞、威宁甜荞、威宁火腿、威宁苹果、威宁白萝卜)、地标产品认定2个(威宁苹果、威宁黄梨)、地标保护产品认定5个(威宁党参、威宁荞麦、威宁芸豆、威宁苹果、威宁白萝卜),“威宁洋芋”入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

 

拓展“益度”

  在蔬菜产业发展中,2019年向毕节各县(区)学校、机关等食堂供应蔬菜7720吨,向全省学校、机关等食堂供应蔬菜473吨。今年计划种植20万亩标准化蔬菜,主要依托江楠市场、贵阳农投集团的订单;计划种植20万亩规模化蔬菜,包括辣椒17万亩、芸豆3万亩,与贵州万盛源、贵州新耕道、金沙金三元3家农业科技公司及威宁云婧豆类公司签订收购合同,由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保底回收,乡镇、街道组织村社一体合作社、农户种植。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全县种植的3万亩草红花,已与贵州盛世康宸医药有限公司签订回购合同;海拉乡种植的党参,由威宁管氏特色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牵头与省外药材加工企业签单销售;草乌、附子、木香则由威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白药、丽江天露生物签订回购合同。

  2019年12月28日,该县赴广东虎门镇、广州江楠举办市场推介会,达成协议20余项;今年1月16日,又到云南河口举办招商推介会,达成协议10余项、金额2.6亿元。

  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威宁蔬菜、水果、中药材、马铃薯、畜牧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蔬菜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初步形成,实现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绿,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