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茶叶产量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贵州茶产业携手抗疫“战果”初显
□本报记者 李 丽
近期,为摸清今年春茶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协助全省茶叶企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产销问题,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发起《2020年贵州春茶产销调查(第一期)》调查活动,收到茶企的积极反馈。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3月末,全省茶叶生产企业、交易市场已全面复工复产复市,春茶开采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因疫情导致各地外出务工劳动力滞留,往年紧张的春茶劳动力紧缺问题得以缓解,用工成本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有些地方甚至略有下降。经综合分析,疫情不会改变茶叶消费需求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我国茶叶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
采购信心相对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贵州鲜叶收购均价与往年相比略有下降,降幅约为每公斤10-15元。其中,毕节市、黔南州、六盘水市的收购单价略高,比其它地区高出15%左右,遵义地区最低;全省一芽一叶每公斤80-100元、一芽二叶每公斤40-60元。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茶青收购均价下降,一是表明贵州茶产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已趋成熟;二是随着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占比越来越高,茶青的下树率普遍提高,产量大幅增长,使茶农实现快速增收,产业呈现出稳增长的持续发展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因区域公用品牌市场价值及生产加工工艺、产区环境、人工成本等不同,每公斤成品茶的价格分别从450元到2500元不等,总体比2019年下降了10%-15%。
记者从贵州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花果园太升茶叶专营市场了解到,截至3月23日,该市场的商户已全部恢复营业,但线下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预估为30%左右。
从受访企业反馈得知,贵州春茶主要以绿茶、红茶、白茶为主,除满足本省消费者需求外,茶叶销售立足省内市场、重点开拓省外市场、积极进军国外市场,以一线城市茶叶消费市场及东北、西北、华北等非茶产区的地方市场为主攻方向,约占茶企营业收入的60%以上。
受疫情影响,今年前来采购茶叶的省外客商因出行受限,往年快制快销的销售形式已不复存在;加之没能及时回笼去年销售的货款,对今年茶叶订单的信心有所下降,使部分茶叶生产企业不敢加大生产力度。
产量保持增长势头
根据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网络调查数据分析,疫情对茶叶消费的产品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疫情期间,全省茶叶市场、茶馆茶楼、茶空间等场景的消费有所下降,部分经销商持观望态度,订单数量减少。
从实地调研、相关渠道反映的情况看,疫情不会改变茶叶消费需求增长的态势,因茶叶具有有限次购买、长期消费的特点,而且国内茶叶消费主要发生在家庭、个人消费场景,以自泡自饮为主,疫情发生不会改变已有的消费习惯及基础。疫情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场景改变、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不会对全年茶叶消费需求构成较大影响,不会改变我国茶叶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反而会刺激提高茶叶消费的频次、销量,因疫情对茶叶消费只是阶段性影响,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从需求端看,暂时性的消费下降对全年影响有限,但疫情将加速行业洗牌,集中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综合研判,今年贵州春茶总产量不会下降,全年茶叶生产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全省茶产业在疫情的洗礼下将发生全新蜕变,以更坚实的步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