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如画 含蓄蕴藉
——潘丽芙诗词作品赏析
□乾 坤
潘丽芙,女,1970年11月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多有诗词散见于《诗词月刊》《诗词世界》《贵州诗联》《贵州民族报》《黔南日报》等刊物。
女性作者的作品多有情感细腻、含蓄蕴藉之美,潘丽芙的诗词也是如此。在她的作品中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情感丰满之特性,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生书香门第、举止文雅的清丽女子。通过多年的锤炼,她的诗词创作独树一帜,形成了温婉隽永的艺术风格。托物言志、怡情山水、农村变化、人生感悟、爱情吟咏等多样性创作更加的丰富多彩,令人读后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托物言志。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形成各自的个性和思想,自然界的花鸟树木都与人的性情是相通的。而诗,贵在婉曲,贵在意在诗外。人的感情犹如一曲清泉,时而跌宕,时而起伏,时而穿石如脱兔才有美感。因此诗人们就要在自然界中寻找一个寄托物,通过对这些寄托物特性的描摹来表达作者极为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含而不露,形象生动,在潘丽芙的作品中不胜枚举。
如《七绝·山花》:“不竟妖娆不染尘,贫陬晴野可栖身。庭花最怯无人赏,唯有山花笑一春。”借在贫瘠土地上傲视困难,逆境中顽强生存的山花的吟咏,表达作者不怕吃苦,淡泊名利,极其阳光的生活态度。
如《七绝·兰花》:“石头缝里苦争春,独守深山远俗尘。留得风中君子笑,书厢送与赏兰人。”兰花有“花中君子”之美称,象征着高洁典雅,2010年作者世事未能如愿,随即题咏“兰花”诗一首,淡而视之,实题“兰花”,却意在兰外。
怡情山水。山水风光的奇、幽、险、秀增添了诗词创作的灵动性,家乡休闲恬淡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那些语言清丽,意境优美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就会跟随着作者轻松愉悦的心境一蹦而出。
如《春兴八首》选一:“小鸟归巢喜唱酬,直追暮色下田畴。牧童短笛横牛背,吹起村头月一勾。”着墨夕阳归牧,把消闲恬淡的乡村田园风光描写得极富诗意,特别是转合两句夸张的描写,“短笛把村头的月亮吹弯了”,全诗读起来活泼可爱,诗味浓浓。
如《七绝·春日寻诗》:“雨霁山岚曙色开,飘然寻句几徘徊。花溪唱响林荫处,可有新诗淌过来?”交待寻诗的时间和天气,紧接着描写女子寻诗的姿态,惊喜发现一溪伴有花瓣的清泉从林荫深处跌宕而来,突发奇想:新诗会从溪水里流淌出来吗?一个“淌”字,构成了整首诗的诗眼,结句反问,更加刻画出一种注目期待之美!
如《七绝·五月见九寨雪山》:“拔地凌空气势雄,银冠冠顶露真容。巴中纵有千重翠,尔是群山我是峰!”婉约之余不失大气与豪放。
农村变化。这类诗词的创作与作者的工作相关,作者从事农村扶贫工作多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感情淳朴而真实。
如《七律·咏瑶山菇类新村》:“春风一夜到瑶乡,蝶舞蜂飞百卉香。松木镶楼依柳翠,石条嵌路绕村长。家家沼气炊香米,户户山鸡涨银囊。美酒琼筵酬远客,欢言玉殿话沧桑。” 本诗以对瑶山菇类新村这个特定的“点”的现状的展示,巧妙地反映瑶胞今天生活的新气象。描绘瑶山菇类新村的新生活图景,似不刻意用技巧,却多处见巧妙之法。
人生感悟。弹指一挥间,时间随流水蹉跎一世,在潘丽芙走过的岁月中,经历了许多令人感慨而难忘的日子,有艰辛、有无奈、有失落、也有希望,每一种思想,每一份感慨都凝结成一首记录生活的小诗。
如《七律·生日抒怀》:“西风吹起五更寒,底事萦怀寝不安。指缝流年匆错过,个中辛苦实相瞒。居家不晓求人累,涉世方知行路难。彻夜寻思空辗转,又闻秋雨湿栏杆。”在她身临窘境时,感到极端的无助,也许作者出生在秋天,所以骨子里便多了几分清冷和苍凉吧,她的诗也和这个季节一起相融在冷冷的清秋时节。
如《步韵云石山人<风入松·壬辰重阳感怀>》:“一行雁字画长天,红叶染层峦。登高瞭望苍苔路,秋声劲,云蔚霞丹。遣兴携诗带酒,陶然起舞如仙。||人生过往梦无边,飘渺似峰岚。几多得失风吹散,终将是,遥对青山。横笛门前流水,逸情垄上炊烟。”秋天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个落寞、萧瑟而伤感的季节,在这里作者打破惯例,开篇把晚霞映衬下的红叶描绘得极美,在这样的美景里登高开怀畅饮,飘然起舞,实乃快意。上片写景,下片以景转情,感叹人生,淡泊名利,怡情山水堪是人生暮年最逍遥的生活。
爱情吟咏。古诗词是吟咏爱情最佳、最永恒的载体,最含蓄、最高雅、最令人回味的情感表述方式。作者的词作中,再现含蓄蕴藉,温婉动人的离情别绪篇什也为数不少。
如《卜算子》:“独自看烟花,满眼风飘絮。应是佳期小醉时,却道分飞去。||梦也难相期,梦醒花如雨。空把清芳留笔底,此生遥相忆。”起句写节日里烟花漫天的热闹场景,也喻示烟花易逝,借热闹之景反衬孤独之苦,形成更加强烈的对比,结句耐人寻味。
如题图词一首《思佳客·别离》:“惨淡花容雨打零,西窗竹碧月清清。回眸小巷萧疏影,一缕幽思冷画屏。||空缱绻,若池萍,摇碎东风不辞停。檀郎纵有听琴客,何必拨弦向晚亭?”花与女人是紧密关联的,女人如花花似梦。看着独自撑着一把油纸伞在雨巷里悄然逝去的背影,心如飘萍……
诗词的表现手法是丰富多彩的,取材的内容也十分广泛,针对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思想都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时代气息。如《鹧鸪天·赞播尧乡回乡创业大学生黎炯》:“十载攻书蓄梦长,回乡做个养鸡郎。鼠标点击小屏幕,网络打开大市场。穷僻壤,老村庄,经年汗水灌荒凉。青春洒在春天里,遥望新乡是故乡。”“鼠标点击小屏幕,网络打开大市场”两句,对仗工整,高度浓缩,紧扣时代特点。
口语入诗,蕴含竹枝风味。如《七绝·村边即事》:“阿嫂撑舟看外婆,青青竹岸水扬波。刹时电话荷包响,说咱枇杷黄满坡。”白话入诗,浅显易懂。
巧妙运用诗词常见意向,古典韵味浓郁。如:“望尽空江风猎猎,雨滴击碎半轮秋。丝丝细柳空垂岸,难系枫桥一叶舟。”借助“折柳赠别”这一寓意,开篇围绕别离心态写景铺陈,秋天萧瑟的柳枝摇曳江边,在这折柳赠别的秋天里,纤细的柳条怎能挽住即将乘舟远行的朋友呢?非常含蓄地抒发作者难以割舍的依依别离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运用抽象思维及现代诗歌语言创作格律诗词,形成现代诗歌意向与近体诗词的完美结合。如《鹧鸪天·游情人岛》:“烟水波光久未开,绿荫匝地复徘徊。春来燕剪千山翠,芳草随行路满苔。||寻晚照,雨声催,模糊心事已成灰。前生早把春情误,且待秋来拾梦回。”既有现代诗的语境,又添格律诗词之美。
潘丽芙的诗词展现出婉约、豪放、田园三种风格,以婉约风格居多,但豪放田园两种风格佳作不少。她的婉约情似李清照,婉转柔媚,细腻缠绵,清词丽句,感人至深。她的田园诗词,酷似陶渊明、孟浩然,描绘美丽的山村风光,平静的田园生活,感情真实,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意趣。婉约风格代表作有《我有一张琴》《读<花间集>》,《再读<花间集>》。田园风格代表作有《秋兴八首》《初到坡丹》等。她的豪放不让须眉,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包罗寰宇,纵横天地,气象雄伟。
新冠疫情来袭,潘丽芙也创作了几首战毒魔,讴歌抗疫英雄的作品,尽显大气豪迈。如:
《七律·致逆行者》
疫情重创染愆疴,不信雷区跨不过。
继日离家抛母子,临危舍命撼山河。
国临大难同携手,力挽苍生共枕戈。
踏遍江城挥巨臂,英雄一路斩狂魔。
《七律·贺白衣天使凯旋》
白衣驾得彩云归,欢喜声中热泪垂。
天使战袍遮靓丽,青春楚地绽芳菲。
堪携妙术驰千里,誓与毒魔搏一回。
百战江城留倩影,万民心上立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