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齐出力 唱响发展曲
——黔西县政协推动“百千万行动”向纵深发展
□黎 维 蔡天源
在黔西县中建乡民主村羊肚菌种植大棚和甘棠镇大寨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上百名农户正忙于采摘羊肚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自2019年10月以来,黔西县政协以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为契机,以建立羊肚菌种植示范点为抓手,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找方法、探路子,探索出了一条羊肚菌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
在县政协的倾力打造下,中建乡民主村羊肚菌种植大棚和甘棠镇大寨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成了黔西两大羊肚菌种植示范点。
为推动“百千万行动”向纵深发展,县政协在深入调研、咨询农业专家、分析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农科院土肥所专家多次到黔西县的甘棠、中坪、林泉等乡镇,对种植羊肚菌的环境、气候、土壤进行实地考察。同时,组织甘棠、中坪等乡镇和县农业部门的3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全省羊肚菌栽培技术培训班的培训,并由省农科院土肥所提供技术支撑,引进贵州星原生物科技公司投资,合作社申请扶贫资金代贫困户持股,发动政协委员企业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主动筹资加入合作社,采取“企业+村社一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按照省委领导同志提出的产业发展“八要素”的要求,分别在甘棠镇大寨村和中建乡民主村打造贵州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黔西示范点。
为全力推进全县羊肚菌产业发展,黔西县按照“54321”的标准(正县级5亩、副县级4亩、正科级3亩、副科级2亩和一般干部1亩),每亩筹资500元支持合作社发展羊肚菌产业。黔西莲城金街置业有限公司、贵州环宇生物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等9家委员企业主动投资7万元,除基础设施外,共筹资金500多万元,17个合作社参加,项目共联结贫困户523户,种植羊肚菌大棚1277个,涉及甘棠、中坪、中建、太来等乡镇,努力为黔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方法、探路子、促增收。
为使羊肚菌种植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县政协领导班子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到示范种植项目各个环节之中,从项目的谋划到引进,从争取政府部门资金的支持及投资方的引进到合作协议的签订,从产品的包装设计到市场营销等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县政协委员、黔西莲城金街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鹏京利用自身优势,无偿为羊肚菌包装提供设计方案。
政协委员齐出力,唱响了羊肚菌种植助农增收的发展曲。县政协在帮助全县羊肚菌实现“种下去”的同时,通过寻找市场、提供服务等方式打通了销路,帮助羊肚菌实现“卖得出”。
在中建乡羊肚菌种植大棚,每天采摘的鲜菇少则几百斤,多则几千斤,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作为线下销售的补充,中建乡开发的“走进中建”网络销售平台每天成交量近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