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博物馆
□本报记者 万里燕
3月初,一则巴黎卢浮宫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闭馆的新闻刷遍了社交网站。虽然在闭馆数日后,巴黎卢浮宫已于当地时间4日重新开放,并承诺采取额外防疫措施,试图缓解员工对疫情的担忧,但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博物馆,它的短暂闭馆足以令许多艺术爱好者们颇为失落。
而在中国,由于疫情的更早影响,1月23日,除夕前一天,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在内的多家博物馆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闭馆。随后全国大部分博物馆、美术馆宣布暂停开放,何时恢复将另行通知。
事实上,春节假期历来是博物馆的旺季,很多博物馆都特意为新春假期准备了“文化大餐”,如中华世纪坛为庚子新春准备的“三国志——文化艺术特展”,还特别策划了三国文化庙会,突如其来的疫情只能使计划改变,让美好暂时封存,毕竟观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首要责任。
但病毒肆虐与居家隔离并没能停止博物馆的知识生产和与分享功能。这次疫情成为了博物馆数字化成果与创新传播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验。
2020年适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将推出20几项重要展览。疫情的爆发,不免让人有些遗憾。但你若打开故宫官网,失望之情立马会缓解不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云游故宫”专题页面,打开之后可以“看文物”“看古建”“看展览”“看期刊”“看视频”“看漫画”等多个子栏目,还有为少年儿童准备的“我要去故宫‘微课堂’”等一系列网上体验项目。
通过“全景故宫”实景游览故宫古建筑、“紫禁城里过大年”全面感受皇家过春节的年味、结合VR技术让观更加身临其境的“V故宫”、以漫画形式讲述故宫文物南迁故事的《故宫回声》……总之,“云游故宫”不仅适合专业人士,也适合普罗大众,而且老少咸宜。
在疫情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云端国博”围绕近期精彩展览集中呈现优质资源,满足了全国各地游客不能到现场观展的遗憾。
国家文物局官网上对全国各地的网上展览进行汇总,形成了“博物馆网上展览”专题,目前共有423个展览,而访问量达到936783人次。
除了各大博物馆通过自己的官网、微信公众号继续为公众服务以外,国内几大直播平台也积极与博物馆配合,线上呈现了另一种云端的“春暖花开”。
抖音App在2月20日联合国内九大一级博物馆,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
这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九大博物馆各自派出强大讲解员阵容,湖南省博物馆更邀请到张泉灵作为讲解嘉宾。在2月20日、21日、22日三个晚上轮流进行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臻于至美》、《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又见大唐》、《兄弟王》、《长沙马王堆汉墓》、《越王时代》、《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敦煌研究镇馆之宝等直播,十几万人通过抖音,足不出户触碰到各大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与此同时,淘宝直播也推出了“博物馆云春游”,2月23日,10:00—22:00,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中国蔬菜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良渚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轮番上阵,每家直播都有10几万人同时在线,在极短时间内了解馆藏珍宝的同时,还能挑选喜欢的博物馆衍生品。
谈到直播,不能不谈2月29日晚,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快手联合呈现的“良樂——线上音乐会”。不少文艺界人士的微信朋友圈内,迅速被这一直播刷屏。不少人是因为这次直播,第一次下载并注册了快手。从中文繁体字“藥”中可见,樂(乐)与藥(药)同源,五音对五味,用音乐为大众提供情绪抚慰和艺术体验,在此抗疫时刻,显得意味深长。即使相互隔离,直播也让身处五湖四海的艺术家的相聚变成了可能。9位来自北京、波士顿、纽约、上海、合肥的音乐家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未知且开放的“云音乐”体验。
其中,包括身处纽约的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他的30分钟演奏,是他真正的即兴表达:用石头敲击,用琴弦摩擦,用钢琴与合成器演奏,多种乐器相互交融。当镜头扫过乐器吊钹的几秒钟,人们赫然发现“中国武汉制造(Made in Wuhan China)”字样,直播间里无数“武汉加油”浮起。演奏结束后,他用中文直视着镜头说:“大家,加油”,令人泪目。
据主办方透露,拥有900万人的武汉,作为楚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最优质的锣、鼓、镲的制造地。坂本龙一在即兴演奏中选择“武汉制造”乐器的心意,也是这场线上音乐会在此特殊时刻举办的初心。
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肆虐,它对与文化艺术的影响也开始波及全球。现在多个国家的艺术活动已全面停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还会持续多久?对全球的博物馆、美术馆还将产生多大的影响?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通过网络继续进行知识与审美的传播和分享,在这一特殊时期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在进入新千年之后,数字化就逐步提上了各个博物馆的发展日程,各大博物馆目前都有向公众开放的藏品数据库资源,而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则催生了直播这一新兴时尚的传播方式。足够的网络传输带宽、优质的节目内容、即时互动的弹幕交流……在手机与手机之间跨越时空形成一个巨大的场域。
观展方式的革命依赖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AI、VR等新技术的加入将使博物馆观展开辟出新的空间。业内普遍认为2020年是国内5G网络建设的关键之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已经宣布一年之内将建设55万个5G基站。当然,去博物馆、美术馆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随着中国引领的5G时代的到来,网络云看展将给我们增加怎样的新观展方式?我们拭目以待。
抖音上的“在家云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