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6期 本期2719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27

勇担使命抗疫情 “逆行”坚守保平安

 

——访农工党党员、贵州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谭燕

 

□本报记者 何佼阳

 

  “脑海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必须要去抗‘疫’第一线,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患者同胞!于是我主动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农工党党员、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谭燕主动请战,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

  “我志愿献身医学……我决定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谭燕未曾忘记自己当初的誓言。她说:“这次我真正的做了一名‘逆行者’,深深感受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我为强大的祖国骄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1月27日,谭燕随贵州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连夜启程,28日凌晨抵达湖北省鄂州市。几小时的休息后,便开始为期两天的培训。1月30日谭燕作为最早的医疗队员进入鄂州市第三医院感染二病区开始了艰难的抗“疫”战争。

  “刚到医院的时候,我们医疗组的队员每天工作四至八小时,还必须承担每四天一轮的夜班。厚重的防护装备一层一层套在身上,体感非常闷热,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谭燕对记者诉说着初到岗位的工作情况,“全副武装”的工作和平时工作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只能坚持两个小时,但当时前线医护人员紧缺,任务繁重,而且防护装备量很少,医疗队员们每个班次必须要坚持四小时以上。到了休息的时候,她们就必须迅速休息恢复体力,确保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下一场“战役”。

  疫霾尽散终有时,不负光阴不负卿!正是这些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默默地奋战在战“疫”一线。截至2月29日,谭燕所在的感染区二组一共收治的42名患者,治愈31人,死亡0人,病重率从24.1%下降至10.3%,病危率从3.4%转为0。3月12日参与鄂州中心医院新冠肺炎后期收尾工作,谭燕和医疗队其他队友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同行和患者的认可与支持,并获得多份感谢信和锦旗。

  作为第一批援助鄂州三院隔离病房第二组的副组长,谭燕和“战友”们查房、制定治疗方案、研判病例是日常工作,为了解决医护人员严重紧缺的困难,谭燕和组员们讨论,决定通过积极发展病情较轻、热心的病友成为“志愿者”,帮助护士照料病重患者饮食起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告知医护人员。因隔离病房的特殊性,医疗小组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建立起“加油!我们一起努力恢复健康”医患微信群。

  提到微信群,谭燕记忆深刻而感动。她说,“医患微信群”的举措大大缓解了感染二病区医护人员的压力,并通过该举措成功及时抢救了一名39岁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突发肺栓塞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对于一些心理病负担比较重的病人,除了治疗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心理上的安慰。”谭燕表示,在微信上医生护士能够24小时接收患者信息,为患者解答病情疑惑,疏导患者心理负担。

  在鄂州支援的近两个月里,看着一个个危重病人转危为安,看着一个个焦虑的病人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看着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谭燕和同事们辛苦并欣慰着。

  任重道远,仍需策马扬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通过这场抗‘疫’战争,我获益良多,在医学专业知识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如此多的临床经验启发,申请了一项市科技局的项目。”谭燕信心满满地说,此次疫情的经历在她生命中留下无可磨灭的印记,未来将以更好的姿态、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争取成为一个更好的医务工作者,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