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保护神”
——记九三学社社员、贵州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景照峰
□本报记者 潘 建
“说走就走的‘旅行’,凌晨四点半接到电话,六点出发。一定不负众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一定要把队友们平安带回来。”这是九三学社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支社副主委、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主任医师景照峰带队赴鄂出发前发的一条朋友圈。
2月22日凌晨四点半,景照峰接到出征的指令。当天,她和其他6名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同事随贵州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驰援疫情防控前线。
抵达鄂州市,经过短暂的培训后,景照峰首要工作就是开展白衣战士防护用品穿脱考核,防护用品穿脱实战上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因此现场考核必须达到100分方可上岗工作。从早上8点持续到夜间零点以后,景照峰一遍又一遍地将感控理念及个人行为的重要性灌输到队员们的脑海里,强调防护口罩的正确使用和做好手卫生的重要性。2月25日,景照峰进入雷山医院工作。根据安排,院感管理工作分四个工作组,每组有三位成员,景照峰是第三组组长,负责雷山医院4、6、8病区及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楼病区院感防控工作,以及防护用品的审核等工作。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中,繁琐的院感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要建立一个安全的清洁区,制定一套严格有效的防护流程和监督机制,让所有医护人员无后顾之忧。“要做到零感染,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景照峰说。
初到雷山医院,她们首先了解医院建筑结构,通过实地调查,调整医务人员通道,制定出医院院感防控措施流程,亲自进入隔离病房,观察医护人员工作流程,看有没有瑕疵纰漏。在病区现场,总能见到景照峰忙碌的身影。
每天早晨,乘坐医务人员专用公交车到达医院后,景照峰和组员们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一早到分管病区,参与病区交班。认真收集科室负责人及护士长感控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积极向上反馈,使得各项防控措施能够很快得到落实。随即开展对病区指导,病区的清洁消毒工作,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严格分区域清洁消毒并做好登记,对洁具使用后消毒、清洁悬挂存放等很多细枝末节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现场指导医务人员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进入到红线区,站在一线跟随医护人员查看每一处污染区细节,洁具的使用、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置,缓冲间门是否密封,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在脑子里面细细运转。在隔离病区,一个小小的纰漏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预计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到位,切实保障防控工作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下班后,虽然不在病区里,但景照峰也没有放松工作,利用手机APP查看监控视频,查看医护人员操作防护是否规范、防护用品穿戴是否正确等。除了病区的防控工作,医护人员生活区的感控也是感控医生的工作内容,队员们从医院回到房间,如何进房门,工作服和个人衣物如何更换,都进行统一的要求。
作为贵州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中的“大姐姐”,景照峰担负了贵州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六盘水地区的队长,是队员里面年纪最大的队员,她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关心着队员生活、工作情况和健康状况,对有身体不适的队员进行指导注意事项和监测。收集整理所有队员信息,统计他们的工作量向领队汇报。队员生日之际,在领队的安排帮助下,组织队友们参加生日会,在特殊时期给队员带来温暖。
“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景照峰说,如今援鄂工作圆满结束,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不得不说感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